专题报道

两会专栏

【北大医院人在两会】李海潮丨改革薪酬制度助基层医院留人才

作者:戴轩、李婷婷、沙璐、李馨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8-01-30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图片9.png

  市政协委员李海潮。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得了常见病,大医院和社区医院,哪一个是你的首选?随着北京医改推进,不少市民选择前往基层,但今冬流感中基层医院的“缺席”,也带出了基层全科薄弱的话题。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推进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改革完善。今年北京市两会上,不少来自临床一线的委员与代表就如何“强基层”提出了建议。

  未来每万名居民将有5名合格全科医生

  在北京,三甲医院总是人满为患,为了让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相关政府部门希望通过分级诊疗,让部分患者前往社区就诊,腾出宝贵的专家资源给更需要的患者,而基层的底网能否“托得住”,是分级诊疗能否落实的关键所在。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快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对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提出,建立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高校面向全体医学类专业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加强全科临床见习实习。扩大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规模。支持认定为住培基地的综合医院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与基层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全科医生。

  到2020年,适应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基本建立,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到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到203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队伍基本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求。

  专家建议突破基层医生待遇制度瓶颈

  推进分级诊疗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基层医院的表现仍然有待提高。

  今冬,随着北京流感大范围流行,各大医院儿科、急诊科、呼吸科随之爆满。在这一场流感“阻击战”中,大医院抢在一线,开展大量诊疗工作,不过,本应承担首诊任务的基层却似乎“缺席”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社区医院不接诊发热患者、不接诊儿童患者,也有不少居民反映,尝试在家门口就医,却被告知没有相关科室和检查能力,最后只能回到大医院就诊。

  在今年的北京市“两会”上,多位来自临床一线的委员代表就“强基层”问题发表见解。市人大代表、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张晓艳表示,基层仍存在医疗水平不均衡的问题,基层医生薪酬制度与职业发展的两大瓶颈有待突破。

  【建议】

  李海潮 市政协委员、北大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副主任

  用信息手段支持社区医生工作

  市政协委员李海潮是北大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副主任。北大医院重视全科医学的发展,2008年开始培养全科医生,2012年招收第一批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该院负责教学的副院长,李海潮对全科医学有自己的认识。

  他介绍,相比深耕某一专门领域的专科医生,全科医生更强调“综合素质”,能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一些简单的辅助检查对常见病、多发病等进行有效的诊治,这就要求全科医生在培训期间,通过在内外妇儿等多个专科进行“轮转”学习,获取相应的知识和基本技能。然而,有社区医院负责人透露,社区留人不易,不乏未经过全科培训的医学毕业生进入社区直接执业,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仍有待加强。

  李海潮还建议,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为社区的全科医生诊疗提供专业化的支持。现在要求三甲医院的专家下基层出诊,意义有限,如果能在地方政府的组织下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化系统,社区医生可以在系统中查看病人在大医院的诊疗情况,并在必要时获取各相关专科的指导,是信息化时代更加有效可行的“优质资源下沉”。

  他介绍,以往前往三甲医院就医的常见慢性病患者,很多处于病情稳定期,上医院很多时候是为了开药。医改之后,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大量患者回到社区开药,为大医院腾出了专家资源。

  针对不少患者反映的基层药品不全问题,他认为,应该加强社区药房,向大医院“看齐”。“这其中会涉及一些投入和成本,但是和带来的效果相比是值得的。社区应该备齐常用药物和常见慢性病治疗的多种药物,不再使患者为在社区开不到需要的药物而被迫去大的医院。”李海潮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