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两会专栏

【北大医院人在两会】刘玉村丨大国国民要有担当

作者:李木元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布时间:2018-03-05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180305112123.jpg

微信图片_201803051121231.jpg

  刘玉村: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者按:

  69年不懈奋斗,40年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歼-20列装空军,当“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当中国在联合国、G20、APEC等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综合国力和影响力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

  那么,我国在软实力上,在公众素养上,在民族精神上,在文化自信上,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中国人面前的问题。当我们看到一些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以为然时,当我们看到一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时,当我们还在为“路人跌倒了扶不扶”而争论时,当我们看到一些人争先恐后出国购买马桶盖时,当一些年轻人盲目追捧明星、“官二代”、“富二代”而不思进取时,当好莱坞电影席卷而来,而我们的不少传统文化项目依然缺少传承人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除了硬实力,我国的软实力是否与我国的大国地位相称呢?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作为大国国民,我们具备大国心态了吗?

  古人言,文武兼备,内外兼修;今人言,硬件软件齐发展,经济社会共进步。欲强其国,必先强其民。鲁迅先生曾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不断赶超世界强国的关键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我们从不缺少民族的脊梁。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差距,承认不足,提高国民之素质,振奋国民之精神,培育国民之匠心,激发国民之自信,以大国国民之心态,彰显大国之风范。

  为此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本报推出以“大国国民,如何‘强起来’”为主题的特别策划报道,以飨读者。

  伟大的时代呼唤担当精神

  伟大的时代孕育着伟大的梦想。如果我们每一位国民特别是青年一代,都有责任意识,有担当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记者:刘委员,看了前不久平昌冬奥会武大靖的表现您有什么感想?

  刘玉村:武大靖获得这块金牌体现了中国队员在男子500米短道速滑项目上的绝对实力,更体现了他在关键时刻的担当精神,应该给他点赞。

  记者:您为什么最看重武大靖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

  刘玉村:你这个问题问得好。中国队本届冬奥会多次遭遇犯规困扰,队内压力很大,气氛一直很压抑。武大靖虽然实力超群,可他不过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心理一旦发生波动,很可能失利。可他克服了困难,不负国人期待,毫无争议地拿到冠军,着实不易!

  其实不只是体育界,我国其他任何领域都需要担当精神。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伟大时代,伟大的时代孕育着伟大的梦想。如果我们每一位国民特别是青年一代,都有责任意识,有担当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记者:您用了“如果”两个字,而且特别强调了青年一代,为什么?

  刘玉村:孔子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说一个君子要有宽广的胸怀、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孔子的这句名言激励着各个时代的有志之士为国家、为社会而奋斗、献身。所以,当我们读着毛泽东“改造中国和世界”的万丈豪情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雄心,至今仍然心潮澎湃。

  如今,我国已经是一个在国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大国。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一定差距。要想弥补这个差距,还需要更多有担当精神的青年人成为中流砥柱。

  再比如说80后“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南京大学教授朱嘉。他在美国有房有车、家庭幸福、年收入过百万美元,可2013年他毅然回国从事纳米新材料研发,将“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成功转化,被国际权威杂志《科学》称为“可以为世界解渴”的人。这样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是值得学习的。

  但从总体来看,国民当中尤其是青年一代,担当精神还不足。比如一些人怕苦怕累、不思进取,成为了“啃老族”;一些人盲目追捧明星、“官二代”、“富二代”,总想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还有一些人眼高手低、牢骚满腹,不肯踏实苦干,凡此种种,都属于缺乏担当精神的表现。

  公共精神亟待回归

  与个人主义相比,精致利己主义者往往享有较高的权力和地位,对社会道德体系的冲击也更剧烈,他们对社会的危害更严重,应坚决摒弃。

  记者:其实,从古至今,我国从来不乏敢于担当的英雄,但社会最呼唤普通民众在公共小事中的担当。这就是公共精神吧。

  刘玉村:你说的没错。我们绝大多数人注定成不了武大靖、朱嘉那样的英雄,但小人物也应该有担当。如不随地吐痰、不随意踩踏绿地等,这种公共精神也是担当的体现。

  记者:您怎么理解公共精神?我国国民是否具备这种精神?

  刘玉村:公共精神应该是民众参与社会事物和关心公共利益的一种意识和态度,其核心是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当前,不少人崇尚个人主义,一些人还成为了精致利己主义者,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急需提倡公共精神的回归。

  记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一直强调集体主义,为何个人主义现象会得到快速发展,并出现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刘玉村: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一书中解释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时讲到一个例子,他说中国人为什么喜欢打扑克一类的游戏而不喜欢Bridge(桥牌)一类的牌戏,是因为打扑克是每个人各自为战,而玩Bridge需要两两一组配合。

  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坚持集体主义至上。但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突出个人、突出竞争。这里要从两面看,一方面提高了效率,个人价值得到了实现。另一方面精神和道德层面的教育引导缺失了,加上国民素质整体不高,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了强烈冲击,一些人开始崇尚个人主义。比如今年初,一位女子为了等丈夫上高铁,扒着高铁车门,不让列车开动。这些都反映出一些人只强调自我,而忽视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这种国民素质显然和我国的大国地位不相称。

  说到精致利己主义者,不得不说说《人民的名义》里的吴老师。她身为大学教授,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她放不下省委副书记夫人的光环,即使高育良背叛了家庭,为了自己能继续享受特权带来的满足和荣耀,依然不愿与其离婚。我们周围是不是有这种人呢?

  对个人主义要有所警醒,不能让它损害公共利益。可与个人主义相比,精致利己主义者往往享有较高的权力和地位,对社会的危害更严重,应坚决摒弃。

  记者:您觉着问题主要出在哪儿?

  刘玉村:主要出在教育上。英国作家托马斯·休斯在《汤姆·布朗的求学时代》一书中汤姆·布朗母亲对儿子的临终遗言是:“仰昂你的头颅,爽爽直直回答人家的问题。”对比当下我们一些父母对孩子的叮嘱:“少管闲事,不要干预公众的事情。”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大都在于其前途和能否过上富足的生活上,很少会教育他们长大后要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也多是“要考一个好学校,到国外留学”、“选一个好专业,将来要拿高薪”等,而不是告诉他们“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守规则应成为一种习惯

  没规则,就要立规则;不讲规则,就要规范引导大家讲规则,最终目的是让守规则成为一种习惯。

  记者:遵守规则是不是也应该包含在公共精神里面?

  刘玉村:没错,这是公共精神里不可缺少的内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社会群体生活在一起,没有规则就乱了。比如一个人在马路上开车,你怎么开没事儿;有两个人在马路上开车,不守规则就可能会出问题;如果更多人开车上路呢,不守规则非出事故不可。到医院看病也是如此,都觉着自己的病着急,都不排队挂号,医生没法看,大家肯定打起来。

  记者:说到规则,我想到了几年前去香港一次出差的经历。我坐出租车去开会,香港的路很窄,可司机开得很快,让我心惊肉跳。在大陆,行人闯红灯司空见惯,我问司机:“这么快,有人闯红灯怎么办?”司机反问:“车子这么快,谁会闯红灯,不要命啦?”

  刘玉村:你说的这个现象确实戳到了我们的软肋——不太讲规则。这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没有较完善的规则,或者规则的建立到实施没能赶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多人开始钻空子,甚至乱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不诚实、太会算计、喜欢投机。这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是很大的。为了匡正形象,必须立规则;不讲规则,就要规范引导大家讲规则,最终目的是让守规则成为一种习惯。

  记者:让守规则成为一种习惯,您有什么建议?

  刘玉村:从娃娃抓起;以上率下,发挥榜样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说明父母从小教他要讲礼仪,要知道长幼有序,这就是规则。要让孩子守规则,父母要先守规则;要让学生守规则,老师得先守规则;要让员工守规则,企业领导得首先守规则。

  记者:您曾担任北大医院院长10年,听说您夫人也在医院,曾担任护士长,但后来被您安排到了病案室做普通管理员,为什么?

  刘玉村:确实,我夫人没有借到我什么光。我担任院长后,很快将她调到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岗位,并且有约定:不向我提任何要求;不得过问医院决策上的任何事情;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进入我的办公室。她为了避嫌,10年里我俩楼上楼下办公,没有进过我的办公室一次,连送资料都是找同事代替。

  原因很简单,我是医院领导,得先守规则。领导干部是规则的制定者,如果不守规则,怎么要求大家遵守也守规则!

  记者:除了倡导和以上率下以外,是不是也需要刚性的约束?

  刘玉村:没错,刚柔相济效果才最好。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加拿大多伦多市长罗布·福特有一次到郊区参加朋友母亲的葬礼,回来时闯了红灯,第二天警察就发来了罚单。一个警察敢给市长开罚单,说明加拿大对违反规则的处罚是严厉的、平等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铁腕反腐,出台了“八项规定”,处理了一大批有问题的干部,这就是在立规则,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其实中央反腐,不仅仅是在警示和教育领导干部,对普通老百姓也是一个教育,告诉所有人任何时候心中要有规则,任何时候都要守规则。

  心存善念做个好人

  空气里可以有灰尘,但是眼睛里不能总是蒙着灰尘。不要总盯着社会阴暗面,要多看积极面,始终保持阳光心态。这样正能量就会多一些。

  记者:您谈到了担当精神、公共精神,也谈到了要守规矩,那作为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能否谈谈您是如何教育学生的?

  刘玉村:我的体会有三条:一是做个好人。做人分为两个层级———首先是做一个合格的人,标志是目中有人,基本要求是不妨害他人;高层次是做一个好人,标志是心中有他人,肯为他人做事。我告诉我的学生要做个好人。

  二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空气里可以有灰尘,但是眼睛里不能总是蒙着灰尘。不要总盯着社会阴暗面,要多看积极面,始终保持阳光心态。这样正能量就会多一些。

  三是心存善念。善良是做人的底线。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善待他人,这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记者:这些都算是大国国民的素质吗?

  刘玉村:都算。做个心中有他人的好人就不会只想私利,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怎么会正直无私,关心公共事务?心不善,又何谈责任担当!做到前面说的这几点,我认为至少可以称得上具备了大国国民素质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