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壮丽中国画卷,精彩医者人生

【壮丽西藏画卷 精彩医者人生】多学科精准诊治,藏族姑娘重获新生

——北大医院援藏专家诊治一例胸椎管内占位

作者:李春伟 来源:援藏医疗队 发布时间:2018-01-08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近日,北大医院“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李春伟和刘立军合作,诊治了一例胸椎管内占位患者,高水平诊治和多学科合作再次真切地提高了西藏地区医疗水平。

  2017年11月5日,一个主因“双下肢活动障碍1年,加重伴浮肿1月”的35岁青年藏族女性就诊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无力,逐渐进展至不能行走,于当地医院予以理疗、脱水等治疗无明显改善,未再进一步诊治。1月前开始出现双侧肢体不能行走、痛温觉减退、全身浮肿、腰痛,同时伴有纳差、腹胀、呕吐、大便失禁和排尿困难,于当地县医院行导尿后上述症状稍缓解,转诊至自治区人民医院后以“全身浮肿待查,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待查、尿路感染”收入院治疗。

  北大医院援藏专家、肾脏内科刘立军副主任医师为她予以抗感染治疗,泌尿系感染逐步得到控制,考虑到患者双下肢活动障碍及感觉减退,单纯用肾脏病并不能完全解释,于是给患者预约了胸腰椎MRI,同时邀请援藏专家、神经外科李春伟会诊。李春伟医师仔细为她做了神经系统查体:患者双下肢肌力为I级,脐以下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考虑脊髓病变可能,结合刚检查完的MRI(图1),诊断她有椎管内占位。这一诊断也解释了患者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明确诊断后,刘立军医师继续为她悉心治疗,使得她泌尿系感染得以控制、肾功能恢复、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得到了改善,将她转入神经外科进一步治疗。

图1  术前胸椎MRI增强.png

图1  术前胸椎MRI增强

  李春伟医师接过队友刘立军医师的接力棒,继续积极地为这位年轻的患者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2017年11月28日,患者在全麻下,由李春伟医师主刀切除了椎管内的肿瘤,术中可见胸10节段的脊髓已经被肿瘤压成薄片,脊髓和硬脊膜之间似乎已没了界限,原本脆弱的脊髓变得更糟脆,任何一个小损伤,都可能给脊髓带来不可逆的功能缺失。李春伟医师用显微剪刀、电凝双极和显微吸引等器械小心翼翼的操作,凭借扎实的显微手术功底,耗费3个多小时完整切除了脊髓外硬膜下的巨大肿瘤,完整保留了脊髓。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李春伟又紧接着在狭窄术野空间里困难无比地完成了硬脊膜修补。

  精心的手术完成后,患者从麻醉中完全清醒,查体发现双下肢肌力和术前一样,这给了患者和整个团队巨大的鼓舞。在接下来的三周,李春伟医师一边关注伤口的恢复,一边关注她双下肢肌力的恢复,更是教会患者家人在床旁辅助、鼓励患者进行下肢康复训练,再加上针灸、神经营养药物的配合,患者双下肢的肌力一天天在改善;复查胸椎MRI(图2),可以看到受压的脊髓已经恢复基本形态,肿瘤完整切除。

图2  术后胸椎MRI增强.png

图2  术后胸椎MRI增强

  二十天过去了,新年来临前,已经好转的姑娘出院回家了,出院时下肢肌力已经恢复至III+级水平,深、浅感觉也较前有所恢复,相信再加以康复训练,这位年轻的藏族姑娘终将重新站起。

  这例胸椎管内占位给了援藏专家很深的体会和感触:疾病复杂多变的症状、体征,需要每一个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做出精准的诊断,很多时候需要多学科协作,“组团式”援藏把不同专业的医疗专家团结在一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合作平台。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以团队的形式予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持续不断的援助,两年半的时间里,无论是临床诊治还是医疗管理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援藏医疗专家在执行任务时,发现西藏全区,尤其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郊县地区,普通民众对于疾病的认识有限,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少见病,尤其肿瘤的早期筛查也越来越重要。他们和其它行业在援藏前线的兄弟姐妹一起共同奋斗,为了西藏人民的健康,为了西藏人民的幸福而继续贡献力量!

图3 刘立军和李春伟.jpg

图3 刘立军和李春伟

图4 第二、三批援藏队员.jpg

图4 第二、三批援藏队员

(援藏医疗队  李春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