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学术交流】56场学术报告,5台手术直播、10余项技能培训,北大医院呼吸人奉献精彩学术盛宴

作者:于鲲遥 来源: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7-27
字号:+-14

  7月8-12日,由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分会主办,北大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承办的第十届北京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高峰论坛、第八届京津冀介入呼吸病学研讨会暨第十七届北京大学国际介入呼吸病学技术培训班在北京举行。五十多场精彩的学术报告、精彩的手术直播及人头攒动的动手培训,为介入呼吸人的仲夏带来了一场热烈的学术盛宴。

高峰论坛

图片13.jpg

大会主席王广发致开幕词

  今年的会议再次回归线下举办的模式,经历了新冠疫情期间在岗位上不懈坚守的呼吸介入人,再次相聚北京,亲切之情,溢于言表。开幕式上,大会主席、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大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教授致开幕词。他谈到,这一系列学术活动对于推动我国介入呼吸病学事业的发展、带动京津冀在介入呼吸病学方面协同发展及推动基层呼吸介入技术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分析了目前我国介入呼吸病学面临的问题及短板,提出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图片14.jpg

北京医学会会长封国生致辞

  北京医学会会长封国生在致辞中对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分会的工作予以高度肯定。在主任委员王广发教授的带领下,在各位委员的积极努力下,分会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且将呼吸介入技术培训和学术推广工作辐射到新疆、西藏、内蒙古自治区等全国多地,促进了全国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技术诊疗整体水平的提升,在技术普及与规范化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未标题-1.jpg

学术报告

  北京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高峰论坛是国内最高水平的介入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之一。多年以来,峰会内容全面,内涵丰富,关注前沿,鼓励创新,强调规范,注重实用,在全国独树一帜,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本届会议涵盖了反映介入呼吸病学最新进展的56个讲题,既包含了对于气道狭窄、气道炎症性疾病治疗等介入领域重点问题,同时也深入讨论了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热点前沿技术。参会医生均收获满满。

未标题-2.jpg

精彩手术演示

  手术直播更是引人入胜,3000余人线上观看。本次手术演示中,既有标准规范的冷冻肺活检、胸腔镜,同时也有CBCT、电磁导航等精确定位辅助的诊断性介入手术,并邀请病理科医生进行ROSE读片。此外,展示了一台在体外循环保驾下进行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气管严重气道狭窄、硬镜插入困难,术中成功应对突发状况的真实过程,体现了北大医院专家的自信及强大的综合能力,为此类患者的救治树立了典范。

介入技术培训班

  峰会后进行的介入呼吸病学技术培训班是一项有17年历史的经典培训课程,已培养了近千名介入呼吸病学从业者,极大地推动了介入呼吸技术的规范、普及和提高。培训班借鉴美国著名介入呼吸病学中心——Lahey Clinic的培训模式,并不断演化创新,逐渐形成当下的课程结构,内容涵盖了几乎全部的呼吸内镜介入操作项目。这些实用技术的手把手培训,已适应我国介入呼吸病学培训的实际需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训体系,突出了技术培训的规范化和实用性。

理论授课

  课程为期3日,包括一天的理论授课与两天的实操培训。理论课程分为术前评价、诊断技术、治疗技术与介入护理几个专题,内容全面,兼顾基本原理、诊疗规范与最新进展,为学员构建整体的介入知识体系,并提供发展的视角与观点。

未标题-3.jpg

动手培训

  动手培训是培训班的亮点与特色,整整两天的培训课程,通过模拟器以及动物试验的方式,北大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们向学员们传授了基础内镜操作技巧、BAL、粘膜活检、刷检、TBNA、硬质气管镜、金属支架、硅酮支架、EBUS-TBNA、冷冻肺活检、APC、电烧蚀圈套器、支气管热成形、胸部超声、EIT、内科胸腔镜等十余项呼吸内镜技术的演练,并逐一指导学员进行亲手操作,指出问题并进行强化训练。参与培训的学员表示临床技能与理念均得到切实的提升。

呼吸介入培训班合影

  17年的发展历程,筚路蓝缕,艰辛有之,疲惫有之。然而17年的发展历程又硕果累累,欣喜有之,欣慰有之。北大医院介入呼吸病学技术及培训班的发展脉络,映射出了中国介入呼吸病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为医学教育而生,是北大医院的骄傲,承载医学培训的使命是北大医院的责任。北大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将不忘初心,为推动我国呼吸内镜和介入呼吸病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  于鲲遥)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