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科研动态】张卓莉教授研究团队在知名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连续发表两篇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谢文慧 来源:风湿免疫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3-30
字号:+-14

  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卓莉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免疫学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免疫学前沿》,JCR Q1区,IF=7.561)连续发表两篇研究成果,分别针对西罗莫司单药治疗原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和TNF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时反常性银屑病样皮疹和银屑病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论文一《Sirolimus Monotherapy for Thrombocytopenia in Primary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 Pilot Study From a Tertiary Referral Center》讨论了免疫抑制剂西罗莫司单药治疗抗磷脂综合征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循证证据。

图片1.jpg

▲论文题目(Front Immunol。2022 Mar 25;13:857424)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以反复动静脉血栓、病态妊娠和抗磷脂抗体持续阳性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血小板减少(TP)是APS的常见标准外临床表现之一,发生率为15%-53%。TP发生不仅未降低APS血栓风险,还会导致APS死亡率升高,但目前仍缺乏APS-TP长期管理的有效、安全药物。西罗莫司(也称雷帕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抗生素类免疫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因子受体依赖的信号转导,进而阻断T细胞的激活并选择性地增加Treg细胞数量。既往研究显示西罗莫司可有效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相关TP,但目前尚无西罗莫司对原发性APS-TP疗效和安全性的病例报道或临床研究。

图片2.jpg

▲APS常见临床表现

(来源Nat Rev Rheumatol。2017 Sep;13(9):548-560。)

  针对这一问题,张卓莉教授团队开展了本项西罗莫司单药治疗APS-TP的单中心、单臂试点研究。研究连续纳入了7例原发性APS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6个月西罗莫司治疗(时长:6-15个月)。总体上,西罗莫司治疗后中位血小板计数显著上升(基线:59×109/L;第1月:90×109/L,p=0.028;第3月:131×109/L,p=0.028;第6月:178×109/L,p=0.018)(图1);其中分别高达85.7%和71.4%的患者达到总体反应和完全反应且4例初治原发性APS-TP患者均实现总体反应。此外,西罗莫司治疗后抗磷脂抗体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图2)。在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胆固醇水平升高且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迅速恢复。

图片3.jpg

图1. 原发性APS患者西罗莫司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

图片4.jpg

图2. 原发性APS患者西罗莫司治疗前后抗磷脂抗体变化情况

  本试点研究首次对西罗莫司治疗APS-TP的疗效和安全性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显示西罗莫司单药治疗原发性APS-TP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研究的重要发现将对APS-TP的管理提供重要的循证证据。在经过未来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后,西罗莫司单药治疗或可作为未来APS-TP的一线治疗方案。

  论文2《Incid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Paradoxical Psoriasis or Psoriasiform Lesion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s Receiving Anti-TNF Therapy: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对TNF单抗治疗IBD的个体化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证据。

图片5.jpg

▲论文题目(Front Immunol。 2022 Mar 1;13:847160)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影响全球1000万余人。TNF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制剂极大地改变了IBD患者的临床预后。然而,随着TNF单抗使用的增加,银屑病或银屑病样皮损在内反常性炎症的发生越来越受关注。因为通常来说,TNF单抗可用于治疗银屑病,但临床中观察到部分IBD患者在接受TNF单抗却出现银屑病或银屑病样皮损。然而,目前对于这一反常性银屑病或银屑病样皮损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尚无系统全面报道。

图片6.jpg

▲抗TNF治疗诱导的反常性炎症(来源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 Sep;9(9):496-503。)

  针对这一问题,张卓莉教授团队进行了文献检索,在截止2021年2月的、分析TNF单抗治疗的IBD患者银屑病样皮疹和/或银屑病发生率和/或风险因素的全文发表英文研究进行甄选,最终纳入囊括24,547例IBD患者的30项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TNF单抗治疗的IBD患者,银屑病样皮疹和/或银屑病的发生率为6.0%(5.0-7.0%;I2=93.9%);其中银屑病样皮疹和银屑病的发生率分别为6.9%(5.1-8.7%;I2=92.4%)和4.6%(3.6-5.6%;I2=93.9%)。Meta回归结果显示,研究地域和人群差异(成人、儿童)是造成异质性的重要原因。危险因素方面,女性(OR 1.46,1.23-1.73)、年龄小(OR 1.03,1.00-1.05)、吸烟(OR 1.97,1.56-2.48)、回结肠CD(OR 1.48,1.03-2.13)以及阿达木单抗、赛妥珠单抗(相较于英夫利昔单抗:OR 1.48和2.87)是发生银屑病样皮疹和/或银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图3)。

图片7.jpg

图3. 论文图表摘要

  该研究首次对TNF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时的反常性银屑病样皮疹和银屑病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深入探索,结果显示在接受TNF单抗的IBD患者中,反常性银屑病样皮疹和银屑病的发生并不罕见,其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和临床表型及TNF单抗类型均密切相关。这一重要发现将对IBD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证据并有助于我们理解TNF单抗治疗后反常性炎症发生机制。

  据悉,《免疫学前沿》创刊于2010年,是一份经过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期刊,也是国际免疫学会联盟(IUIS)的官方期刊。该杂志致力于发表涵盖整个免疫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在Clarivate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2020年期刊引用报告中,该杂志在170本免疫学期刊中位列第23(JCR Q1区),影响因子为7.561(即时影响因子8.228)。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卓莉教授,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谢文慧医师。其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季兰岚副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肖士渝博士研究生分别为第一、二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风湿免疫科  谢文慧)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