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入口
  • 返回首页

壮丽中国画卷,精彩医者人生

【壮丽中国画卷,精彩医者人生】难忘的帕米尔高原巡边义诊

作者:黄伟明 来源:援疆医疗队 发布时间:2023-11-27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编者按:

  作为“国家队”医院,北大医院厚植家国情怀,长期以来参加中组部援疆医疗工作,把一流医疗服务和厚道医学风范送到天山南北,把党和国家的关心关爱带至昆仑之边。

  11月18日-20日,北大医院选派的中组部第十批援疆专家、胸外科黄伟明副主任医师参加了冬季中央单位援疆医疗人才“援疆情,边疆行”巡边义诊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骥的带领下,各位医学专家来到帕米尔高原,为驻守“生命禁区”的民辅警、战士、护边员以及群众带去了党中央的关心和问候。

  两天的义诊,格外难忘,帕米尔高原的干部和群众驻守在边疆,克服了无数困难,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用汗水和心血共创美好生活。这些感人情景深深地涤荡着人们的心灵。在返程的航班上,黄伟明医师记录下了这些感触。

  11月18日清晨6点,乌鲁木齐的太阳还没升起,我们便从各个医院奔赴机场,坐上了飞往喀什的航班。10点25分,飞机落地,又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首先来到了盖孜边境检查站,在那里开始我们义诊的第一站。然后继续前行,来到苏巴什边境派出所,进行义诊的第二站。17点来到了海拔3200米的塔县人民医院,那是当天义诊的第三站。

1在翻译的协助下为护边员查体,询问病情.jpg

图1在翻译的协助下为护边员查体,询问病情

  这一天我们接诊了边境检查站和派出所的民辅警、护边员和群众。大家多数不太会普通话,我们通过翻译进行交流和问诊,询问他们的病情,答疑解惑,并交代好注意事项。在每个义诊点,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向当地赠送了一些生活中的常用药物。

  义诊结束后,我们参观了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警史馆。可以说,红其拉甫边检站的变迁深深承载着中国崛起的历史印记,记录着戍边人的忠诚和奉献。这是我国唯一一个被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同时授予“模范边防检查站”的英雄集体。红其拉甫位于一县临三国(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这里气候寒冷、空气稀薄,水的沸点不到70℃,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

  1968年,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前身——水布浪沟边防检查站成立。七个干部八个兵、三顶帐篷一口锅,开始了红其拉甫驻守边关的艰苦岁月。他们守卫着国门,查获收缴了非法入境的枪支弹药,毒品和反动宣传品。第一任站长张玉贵长年离家,在边关坚守了整整27年,不可避免地身患多种高原疾病,直至因身体原因被迫离开他热爱的这片高原热土。“菜博士”孙超不慕名利,忘我投入,扎根高原20多年,结束了高原冬季无法种植蔬菜的历史。他放弃了300余万元的高额复员费,拒绝了多家机构的高薪聘请,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雪域高原。看着史料图片和影视资料,面对边防警察们的解说,我们顿时肃然起敬。

  19日清晨,我们迎着朝霞赶往红其拉甫边检站前哨班和中巴国门。车子出了塔吉克自治县县城,行进在路上,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帕米尔高原”是我从小在课本上读到的名词,是自己向往已久却从未踏足过的地方。随着车子的前行,运动手表里海拔数字不断地刷成新高,巍峨的雪山离我们越来越近,车窗外的景色由金黄色的草原、灰黄的砂土地,逐渐变成了单一的白色,最后眼前只有道路两旁白茫茫的雪,在阳光照射下格外刺眼。车里不时传来同伴们打开便携氧气瓶的嗤嗤声。

  经过1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在寒风中站的笔直的执勤人员,营区一侧巍然矗立着慰问电纪念碑,石碑上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出访巴基斯坦的专机上发来的慰问电。

  中巴红其拉甫国门于2009年建成投用,这里海拔5100米,终年积雪,是中国通往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口岸。尽管我已经做了防寒保暖的措施,一下车,凌冽的寒风扑面而来,顿觉脸如刀割,冷入骨髓。我心里暗暗感叹这还只是11月,刚刚入冬,难以想象在酷寒之时大家要经受怎样的考验。

2 在中巴红其拉甫国门前重温入党誓词.jpg

图2 在中巴红其拉甫国门前重温入党誓词

  我们走到了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看到了鼎鼎大名的“7号界碑”,还有界碑那边的巴基斯坦士兵们。在国门前整队,我们面对着党旗,举起了右手,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援疆办主任曾红涛领誓下,重温入党誓词。接着,鲁元军副总站长郑重地将国门上的第47面国旗赠予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面对着巍峨的雪山,纯净的蓝天,雄伟的国门,站在国旗和党旗下,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在我心头涌动,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与无私奉献。

  随后,我们走进营区,为前哨班的民警和旁边哨所的战士们义诊。出乎意料,营区里的阳光房温暖如春,与室外的寒冷有天壤之别,还有小假山和绿植。民警们的宿舍整洁明亮,每张床头都配有氧气,营区里还有数字图书馆、读书角、荣誉室。

  王现雷站长感慨地说,随着国家的经济和制造业的发展,从那时的小帐篷,到后来的宿营车,再到如今的阳光房,现在的条件比当年强太多了。当年老一辈红其拉甫人,没有水,也没有电,靠着砸冰取水,烧牛粪取暖,晚上也看不了书和电视。现在民警们在外面执勤后,还能够回到营区里缓解一下寒冷和疲劳。周围的自然环境几十年都没有变化,每年的九月到来年的五月,大家只能与雪山为伍、与冰峰为伴,周围只有一种白色,日子久了,飞来一只乌鸦都觉得是个开心的事。与此对照,营区的小环境在几十年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呈现出了跨越式的改善,这是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几代人用汗水与心血注浇而成的。在这里驻守边疆,是使命召唤,更是光荣和骄傲!

3 在牧民家检查术后切口恢复情况.jpg

图3 在牧民家检查术后切口恢复情况

  中午,我们从营区离开,来到一户塔吉克族牧民家,帮助他们校对更换家里的过期药品,询问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并检查术后切口恢复情况。

4 在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进行义诊.jpg

图4 在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进行义诊

  下午在回塔县的路上,我们拜访了衣拉克素边境警务站和红其拉甫边境派出所,了解并询问民警们的健康状况。傍晚时分,我们回到了位于塔县的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进行此次行程的最后一次义诊。也许是上午前哨班和国门之行的感同身受,或许是觉得分别在即,大家都恨不得向民警同志们多嘱咐几句,希望他们在守护国门的同时,还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这次巡边义诊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些常年驻扎在“生命禁区”的民警们,舍小家为大家,他们用忠诚和奉献,维护着祖国的安定和繁荣。他们在死亡雪海挑战生命极限,兑现了“国门有我,请党放心”的庄严承诺。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随着祖国的繁荣和富强,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健康状况都得到改善。临别时,我们和边检的民警们互道珍重,大家不禁感慨:我们何其有幸,在最好的时代,生在中华。生逢盛世,当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愿为边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发,不懈奋斗!

  (援疆医疗队  黄伟明)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