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刊院报
返回大众版首页 返回专业版首页
文章标题: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院刊院报>> 2018年9月 第18期>> 正文

李春伟丨援藏时光 情义难忘

作者:傅锦秀 来源:党院办 发布时间:2018-09-14

  2017年7月,接到援藏任务时,北大医院神经外科李春伟医生主动请缨,他知道,离开熟悉的生活而进入陌生的环境,这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也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7月28日,李春伟第一次踏上了西藏的土地,他的内心有憧憬也有忐忑,有欣喜也有担心。但即使困难重重,内心却依旧坚定,正如同他的朋友圈个性签名中所说:“每一天由理想充当向导,该怎么做我会知道。”

  历练,心怀阳光,步伐向前

  入藏一周后,高原反应逐渐褪去,李春伟大夫和前一批援藏队员做了详细的交接。他所在的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是全区重点专科,其在重型颅脑外伤、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诊治能力甚至超越了很多内地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有12名医生,他们组建了一个名为“兄弟连”的微信群。之所以叫“兄弟连”,是因为大家年龄相仿、兴趣相投,工作中大家一同查房、讲课、会诊,生活中一同玩笑、吃饭、喝茶。就是这样一个“兄弟连”,让内敛的李春伟第一次感受到了人在他乡的温暖。

2018年第18期9-50.jpg

  生活忙忙碌碌,充满节奏,平日里有说有笑、充满阳光的兄弟连,在工作中一点也不含糊,这个业务能力过硬、团结而默契的团队相当能战斗。记得有一次,由于工作安排非常紧凑,“兄弟连”人人轮流手术,创下一天完成11台神经外科手术的记录。这样一支充满正能量、充满战斗力的队伍让李春伟由衷的赞叹,生活中,他在“兄弟连”里在迅速成长;工作中,他也成为“兄弟连”里的骨干。李春伟的专业特长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系统肿瘤,而这恰恰是西藏地区筛查、诊断及治疗相对空白的领域,与前两批援藏专家一样,他希望在一年的时间里,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留给这支团队,也希望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与大家一起心怀阳光、步伐向前。

2018年第18期9-49.jpg

  探索,深学笃用,坚定务实

  一年的援藏工作中,李春伟带领当地的医生共做了几十例脑血管介入治疗手术。大脑内的血管走行复杂,血液供应极为丰富,而血管外便是敏感而脆弱的脑组织,用介入手术治疗脑血管病,相当于在走向立体复杂、车流量大而通行速度快的公路网上疏通事故路段的警察,难度大而危机重重,这对医生的技巧和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当地的医生对于脑血管疑难重症的手术接触较少,一旦出现危重症患者便建议转到内地,但李春伟希望自己的到来能把这些患者留在当地,为他们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最少的经济支出。他一次次手把手的带教操作、床旁教学、专题讲座、经验分享,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医生们的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

  除了培养当地的医生队伍,解决一些棘手的危急重症也是援藏专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援藏以来,李春伟发现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相对内地发病较多,而且多见血泡样的动脉瘤。在DSA检视下,动脉瘤形态多样,多为不规则,李春伟大夫曾经救治过一位“突发头痛1月余”的61岁藏族女性,头颅MRA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由于动脉瘤的周围常伴有及其重要的分支血管,瘤壁极其容易破裂出血,相当于脑子里的一枚“不定时炸弹”。要拆除这颗长在脑子里的“不定时炸弹”并不容易,同时还伴有高昂的花费。李春伟大夫详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了病情、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家属完全理解,并被他的耐心、认真及坦诚的态度所打动,所以坚定要求留院治疗。在家属的信任之下,经过术前认真充分的准备,李春伟为患者实施了右侧颈内动脉支架辅助下巨大动脉瘤栓塞术。精益求精的及技术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保证了手术圆满成功,完全栓塞囊状凸起的动脉瘤,支架很好的重塑了受累动脉管腔,顺利解除了这颗“不定时炸弹”。术后患者头痛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查房时,家属和患者脸上流露出了喜悦的微笑,表达了无限的感激。

  跋涉,无惧艰险,终见壮丽

  援藏的最后一天,李春伟在藏的最后一台手术,仍然是动脉瘤。就像每一次走进手术间一样,刷手、穿衣、开灯、提刀,似乎是西藏在挽留李春伟一样,这例血泡动脉瘤手术做了6个多小时,术中血管痉挛明显,颈内、大脑中动脉一度闭塞,动脉瘤开口呈扁片状,栓塞导管到位困难。

  做这类手术,就像李大夫钟情的户外远足一样,总要穿过重重人群,经过漫长的跋涉,经历不可知的路障,经见变幻的气候,一路感受他人的真诚,才能跨越障碍,方能云开见日,最终抵达目标,感受绝美的风景。这一年,他领略了雪域高原的春夏秋冬,登上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仰望珠穆朗玛峰的雄伟;去到平均海拔4800米的天山阿里,目睹神山冈仁波齐的壮美;踏入美丽的布达拉宫,寻觅藏传佛教的历史印记,追溯藏汉大融合的记忆;轻抚圣湖玛旁雍错的圣洁,体味扎达土林的奇美。他曾去过高原大大小小的湖泊,羊湖、班公湖、纳木错、思金拉措、巴松措……每一个都斑斓清澈;到过藏传佛教各式各样的寺庙,哲蚌寺、色拉寺、大昭寺、白居寺、札什伦布寺、强巴林寺、朱古寺……每一个都庄严肃穆。

  终于,他放下了手中的器械,与身边的战友相视一笑,手术结束。微导管、微导丝和支架有惊无险地到达了目标位置,顺利地完成了支架下栓塞动脉瘤。他知道,这是一个圆满的谢幕。一年的援藏生活,就像电影片段一样在脑海中一一闪过,他奉献了,坚持了,收获了,他在这里开阔了眼界,洗礼了心灵,感悟了成长,种种美好的片断早已深深刻入心底。时光飞逝,岁月如梭,祝福这里的人民平安快乐、幸福安康,祝福这片土地,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党院办 傅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