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刊院报
返回大众版首页 返回专业版首页
文章标题: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院刊院报>> 2020年7月 第7期>> 正文

“重大历史关头,我们从未缺席”

作者:贾晓宏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20-07-06

  这是一场跨越山海的千里驰援,这是一次数千人请战的勇敢逆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北大医院1700多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第一时间组建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隔山隔水,隔不断“青山一道,与子同袍”的铮铮誓言;封城封路,封不住“八方支援,同舟共济”的热血暖流。疫情面前,北大医院的白衣战士冲锋在前,共同抗击疫情,守望春暖花开。

镜像1  

  “莫得事情,都会好起来!”

  “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这个时候不回去,叫什么武汉人!”

  得知家乡有难,武汉籍医生刘敬伟坐不住了。他向医院再三请战,来到武汉,一下飞机,刘敬伟心揪了起来,“武汉像被麻醉了一样。”让武汉苏醒、让家乡恢复活力的念头涌上心头。

  隔离病房里住的都是他的老乡。他与老乡们素昧平生,但又是同根而生。国之不安,何以为家。走在隔离病房里,刘敬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用乡音鼓励老乡:“莫得事情,都会好起来!”这一句话,让虚弱无力的患者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也激励着他自己。2月8日,北大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独立接管的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区正式运行,50张病床很快住满。第一批住院患者中,有一位88岁高龄的患者李奶奶,9天后,这位老人成为该病区第一位治愈出院者。出院的时候,李奶奶对武汉老乡刘敬伟说:“我熬过这关了,肯定能活到100岁!”李奶奶还不忘向护士李喆道别:“我有时间一定上北京看你们去!”李喆给了李奶奶一个拥抱,“希望能给每个出院病人一个大大的拥抱。”

镜像2

  102名护士胸前盛开着小红花

  “你们隔离衣上的画很美,我记得你们和我说过这是‘爱心浇灌生命之花’;虽然没有见过你们的长相,但我永远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你们是最美丽的人。”

  这是一位康复患者送给护士的感谢信。

  在武汉,北大医院的护理团队多达102人。在北京,他们每个人的胸前都有小红花,表达着对生命的尊重。来到武汉,护理团队把这朵红花画在了防护服上。

  王菲,北大医院急诊监护室护士,胸前也有这朵小红花。来武汉,她没有丝毫犹豫,“2003年的非典,我上小学三年级,并不知道非典与死亡的真正含义是什么。”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此时,已经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王菲,明白了救死扶伤真正的含义。“我不是超人,我也知道我拯救不了世界,我真的只是想为这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王菲和她的同事们用“全能”和“硬核”撑起了危重护理工作。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重症病房里,患者的生活起居都依赖护士们的精心照顾,更换纸尿裤、清理排泄物、擦身洗头、送餐打水、收拾卫生……这些生活护理让患者感动得热泪盈眶。医疗护理的任务更加繁重,呼吸机管理、血管通路管理、护理评分建模、造口伤口处置、血液净化、留取标本……他们毫不畏惧。

镜像3

  “你们救治患者,

  我保证你们安全”

  “你们救治患者生命,我全力保证你们安全。”这是医疗队负责感染防控的赵秀莉向队员们发出的郑重承诺。感染防控人员就像是蹦极中的安全绳,他们虽不直接接触病人,但每天和医护人员们战斗在一起,指导、保障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到位、优化诊疗流程,减少被感染的风险。赵秀莉、王玉英以及一名感控护士组成前线的感控团队,他们为所有队员保驾护航,每一批进入病房的队员,他们都要“现场监督”大家穿好防护服,戴好隔离用具,稍有一丝不到位,必须要亲自上手为大家整理,上下打量之后才允许大家离开,“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支战队,一个不少、平平安安带回家。”

  如果说“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是医生的昭昭济世之情,那么“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就是北大医院人的拳拳赤子之心。两个多月的奋战,他们举盾护心,筑起精神之墙;他们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将小爱变成大爱,让水滴汇成大海。

(北京晚报记者 贾晓宏 通讯员 武骁飞)

(《北京晚报》2020年03月25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