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刊院报
返回大众版首页 返回专业版首页
文章标题: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院刊院报>> 2021年6月 第11期>> 正文

勿久站,多喝水,预防小儿晕厥有学问

作者:廖莹 来源:儿科 发布时间:2021-06-30

  晕厥在儿童时期较为常见,国内资料显示20%~30%的5~18岁儿童至少经历过1次晕厥。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儿童晕厥最常见的病因,其预后良好,但反复发生晕厥可增加患儿发生外伤的风险,危害患儿的心理健康,最终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那么,发生过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孩子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避免反复发作呢?本文介绍一些预防晕厥发作的措施。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孩子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机制。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与直立调节密切相关。在直立体位下,由于重力作用,会有500~800ml血液由胸腔转移到腹腔和下肢,这时人体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加强心脏泵血以维持上半身、尤其是头部的血供。如果调节机制有异常,就会发生脑供血不足,进而晕厥。因此,为了对抗这种直立调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孩子们首先应该保持充足的血容量,其次可以通过锻炼改善直立调节的功能。以下是一些小建议:

预防措施之一:避免诱因

  家长、老师和孩子自己都应了解血管迷走性晕厥常见的发作诱因,如长时间站立、突然变换体位(如较长时间卧位、坐位或蹲位状态下突然起立)、闷热环境、持续运动后突然停止(如长跑后)、精神紧张(如疼痛刺激或医疗操作造成的紧张恐惧)等。另外,呕吐、腹泻、感染、青春期女孩月经期间时更易发作。应尽量让孩子避免暴露于这些诱因,在不能完全避免诱因时注意保护孩子。

预防措施之二:调整体位、做物理抗压动作

  发生晕厥前会有一些先兆,如头晕、胸闷、心悸、视物不清、听力下降、恶心、腹痛、呕吐、面色苍白或大汗淋漓。一旦发生时,应及时调整体位,如尽快调整为蹲位或坐位,有条件时可平卧休息,多数患儿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另外,也可以做一些物理抗压动作,通过增加外周静脉回流而避免晕厥或延迟晕厥发生。如长时间站立后可稍作屈膝动作、收缩腹肌或四肢肌肉等长收缩(双手紧握、屈肘、双腿交叉及足趾背屈)等。

预防措施之三:保证饮水量,适当增加盐的摄入

  保证充足的血容量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孩子十分重要。建议保证每日充足的饮水量,达到保持尿色清亮的效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人每日饮白开水1500~1700ml,儿童每日需水量为1300~1600ml,除奶类和其他饮食外,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日饮白开水600~800ml,学龄儿童每日饮白开水800~1400ml。在呕吐、腹泻以及天气炎热出汗增加时,更应注意补充液体。适当增加食盐摄入量,但应避免长时间高盐饮食。伴有高血压、肾脏疾病或者心功能不全的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水盐摄入。

预防措施之四:注重体质锻炼,关注心理健康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加强孩子四肢的肌肉泵功能,在直立状态下减少晕厥发生,但应以不出现不适症状为宜。另外,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沟通交流,予以安慰和鼓励,减轻因晕厥带来的心理负担,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分焦虑或恐慌。

  以上建议供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孩子家长参考。总之,充分了解疾病,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的放矢,预防发作,有助于孩子减少晕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儿科 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