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北大医院故事】北大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紧急救治透析通路堵塞患者

作者:佘康 来源:介入血管外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7-11-10
字号:+-14

  人工血管瘘突发血栓,绿色通道紧急收治

  孙大爷是北京顺义区医院的一位透析患者,已经规律透析近十年时间。2015年他因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瘤慕名来到北大医院就诊,收入介入血管外科治疗后,张宪生主任医师团队为他切除了前臂动脉瘤同时新建了上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后来就一直应用人工血管瘘透析。10月31日下午,孙大爷例行去顺义区医院透析时,护士告诉他,人工血管瘘“没声音了”。护士尝试用透析针穿刺了一下,也只是引出暗红色的血块,不像以前一样涌出鲜红色的血液。孙大爷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瘘出了问题——“没法用了”!

  这条人工血管是孙大爷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一旦人工血管瘘堵塞了,就没法透析,只能紧急插临时透析管,处理不及时甚至会威胁生命。顺义区医院的护士一边安慰孙大爷,一边联系北大医院进行转诊。得知情况后,北大医院为孙大爷开启了急诊住院的绿色通道。在发现瘘堵塞后仅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孙大爷就顺利入住北大医院第三住院部介入血管外科病房。

  术前情况紧急复杂,密切安排术前诊疗

  孙大爷办理好入院手续后,病房住院总医师成功医生马上查看了他的情况,做了详细的问诊和查体。孙大爷的情况紧急且复杂。一方面,孙大爷透析间隔时间较长,距离上次透析已经接近72小时,这意味着他无法耐受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这对复杂的上臂动静脉人工血管搭桥手术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孙大爷的血管条件很差,查体时几乎看不到体表的浅静脉,而身上的人工血管瘘也在近两年内经历了血肿切除、球囊扩张狭窄管路等维护性手术,预计手术难度很高。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通路堵塞的问题,孙大爷就需要插临时透析管透析。为了避免插管的损伤和花费,尽量一次性解决透析难题,成功大夫还是决定做手术。他为孙大爷安排了急诊术前化验检查和术前治疗,同时联系好手术室和血液透析中心,准备11月1日上午手术,下午即刻透析。

  术中情况复杂多变,创新术式解决难题

  11月1日早晨,作为当天第一台手术,张宪生主任医师、尹杰副主任医师、佘康医师等一起为孙大爷治疗。术中的情况比预计的还要复杂:人工血管内瘘的静脉端狭窄严重,取出了血栓也没有返血涌出,这意味着原来的静脉吻合口已经闭塞。手术团队尝试了多种方法通过病变,均效果不佳。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孙大爷的情况越来越紧急。张宪生主任医师果断决定采用人工血管桥序接的办法为他重新建立一个静脉回流通路,即在原人工血管的近心端再“桥上架桥”一根新的人工血管,与大爷自己的肱静脉相连。

  之前手术团队为孙大爷的做的上臂人工血管内瘘已经是非常少见的高难度手术了,手术团队又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为患者解决了问题。手术在局部麻醉下顺利完成,虽然术式创新、“工程繁琐”,但是术后人工血管的搏动和震颤非常良好,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佘康大夫又仔细标记了血管上可以穿刺的位置,并画出示意图,指引透析穿刺部位。

  图片1.jpg

  术中两段人工血管走行方向

  图片2.jpg

  人工血管走行示意图

  图片3.jpg

  术中取出的部分人工血管内血栓

  术后即刻透析,流量流速满意

  手术当天下午,孙大爷就到第三住院部的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治疗,透析室护士在人工血管上穿刺成功,透析过程中,流量流速都很满意,孙大爷和家属都很高兴。顺利结束透析后,陈大爷激动的说:“感谢北大医院介入血管外科,这么顺利的帮我解决了要命的通路血栓问题,还没有插临时透析管,真是太棒了!”

  图片4.jpg

  术后即刻患者应用人工血管瘘进行透析

  图片5.jpg

  患者人工血管瘘透析过程中流量流速良好

  多医院多学科密切协作,规范高效

  北大医院第三住院部位于安定门内车辇店胡同,在这个不起眼的7层建筑中,包含了肾脏内科血液透析中心、专用的血管外科手术室和介入血管外科病房。血液透析的患者不用出这栋楼,就能住院接受各种复杂的血液透析通路手术,并在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规范的透析治疗。

  经过长时间的协作,北大医院同顺义区医院、顺义区中医院、空港医院、白云路医院、广安门中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的透析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联系密切,为广大血液透析患者解决透析通路的难题,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通路有问题,找血管外科”——不论是透析室的患者和家属,还是肾脏内科的医生和护士,都由衷地信任介入血管外科手术团队。这样的多级别、多学科、一体化、个体化的血液透析通路诊疗模式也将引领未来血液透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介入血管外科 佘康)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