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壮丽中国画卷,精彩医者人生

【壮丽西藏画卷】第二批“组团式”援藏队员专访丨神经外科 张扬:全面施展,有所作为

来源:党院办、援藏医疗队 发布时间:2017-08-07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北大医院在选派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时,神经外科专业推荐了张扬副主任医师。张扬大夫理论和技术都比较全面,专长于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和儿童神经外科。他前去援藏,不但能发挥自己全能的优势,便于应对各种挑战,而且可以带动当地同仁在专病领域有所提高。

 
主动施展,为学科发展定框架
    张扬大夫是科室里的骨干,“70后”的他外貌朴拙,是一名细心而内秀的“暖男”,这种“暖”来自于对他朴素的信念:踏实做事,诚恳为人,希望自己的奋斗经历能被他人所肯定,希望自己的工作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在得知自己前去援藏后,张扬大夫这位“暖男”欣然接受了任务,并且主动提前做功课,很快就熟悉了受援单位的情况,并配合前一批医疗队员完成了交接。
    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要收治脑外伤、脑血管病及一部分神经系统肿瘤等。张扬大夫来到西藏后,了解了学科现状,又研究了西藏本地医疗卫生体制和中央援藏政策、全国各地及各兄弟单位的援藏能力,然后召开科室发展动员会,和同事们分享了学科发展的倡议:将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定位立足于综合医院的平台,按“一专多能”原则指导科室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张扬大夫还抓住自治区人民医院建设神经疾病中心的机遇,积极谋划和参与,协助完善规划和报告。在援藏半年后,通过对医院、科室及援藏任务的进一步熟悉,张扬大夫又总结了经验,做了援藏中期建议报告,在科室层面将科室发展和“大病不出藏”的战略目标细化、具体到项目和个人,从而使发展战略更具可操作性。
 
示范指导,让疑难病诊疗不再棘手
    张扬大夫在援藏期间指导完成了数例自治区内的首例、少见或疑难病例的治疗,如指导完成了枕大孔区脑膜瘤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切除、脑室内肿瘤切除等一系列高难度的颅脑手术,做了脊髓髓周动静脉瘘的血管造影诊断和手术等少见疾病的诊疗。在他专长的脑血管介入方面,指导完成了自治区首例颅内动静脉畸形的Onyx胶栓塞,协助完成了数例颅内血泡样动脉瘤的支架辅助栓塞。
张扬大夫认为,完成“首例”、刷新纪录和做好疑难诊疗并不是援藏的终极目标,自己的带动、示范和指导应该瞄准于提高当地医生能力、使得类似疾病的诊疗不再疑难、当地医生能独立、安全、有效的完成一定难度的诊疗操作……这些念头一直促使张扬大夫利用每一个机会来规范流程、培养人才。
    为促进青年医师的学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他建立了科室内定期学习交流制度,“基础课”上讲解疾病如神经管畸形的解剖、胚胎、病理生理学知识,“提高班”上讲解外科营养、介入手术技巧、颅底肿瘤和脑积水手术理念等。而在具体手术操作上,为了提升同事们的能力,又制定了规范的流程,加强了研讨、演示:术前择机与同事阅片,共商治疗策略,术中随时沟通、交流方式方法,术后进行讲解和总结。
     除了注重诊疗能力的提高,张扬大夫还指导同事们建立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资料积累和随访体系,研究地方病如颅内血泡样动脉瘤等,这些正在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出成果后能为疾病的预防、诊疗和改善预后提供证据。令张扬大夫高兴的是,在点滴的积累和训练中,“培养了能解决一些问题的青年医师”。

 
鼓励引导,发扬多学科合作的优势
    西藏自治区患颅内出血,感染和脑积水的婴幼儿较多,儿童神经外科基本处于未起步状态。张扬大夫在援藏前曾在北大医院参与过多个慈善组织的医疗救助项目,与同事们一起治疗过多个西部地区的孤残儿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西藏的小朋友们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入藏之初起,张扬大夫就请求北大医院援藏医疗队员、儿科侯新琳主任医师协助,希望能发挥所长,使未起步状态的儿童神经外科能“萌芽”。
    后来,自治区神经外科和儿科的密切合作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参与下,团队为数例出血后和感染后脑积水婴幼儿在儿科监护室进行了床旁脑室外引流术和脑室连通器置入术,诊治了多例神经管出生缺陷患儿,指导完成了数例新生儿脊髓脊膜膨出手术。这一过程也为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多学科合作积累了经验,还培养出了对小儿神经外科感兴趣的青年医师。

    在谈及援藏一年来的工作时,张扬大夫列举了很多,所完成的一例例手术、一本本工作报告、一次次整理的数据都包含了他全心投入的心血。一年来他申报了数项自治区人民医院院内新技术新项目,其中2项在院内评比中获奖;还申报了2批自治区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但张扬大夫说,受援科室同行兄弟们的尊重、友谊和信任更可贵,因为这经历、这情谊是一生的财富!援藏磨炼、见证了大家的献身医学、为民服务、团结合作的“初心”,未来的岁月精彩可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