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儿内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学术交流】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计划“提高儿童晕厥防治水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启动与交流会召开

来源:儿科 陶春燕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9-05-28
字号:+-14

1.jpg

  5月19日,由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我院杜军保教授负责的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计划“提高儿童晕厥防治水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启动与交流会在北京举行。该临床科学家计划由15位著名临床与基础研究科学家组成,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参会人员为来自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医学部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及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物信息学系以及我院儿科、医学统计室的多位专家学者,专业领域涵盖临床医学、护理学、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生物信息学、临床流行病学及医学统计学等。

  北京大学设立“临床科学家计划”,旨在凝练高水平临床科学问题,组织建设优秀的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科学家团队,发挥优秀临床科学家领军作用,围绕疑难病的诊、防、治攻关,提出颠覆性、引领性医学科学理论,发展面向未来的医学和医疗模式,引领未来医学发展。本次“临床科学家计划”的启动标志着医学部在人才能力提升方面实现了较为全面的布局。

  在本次会上,杜军保教授首先对该“临床科学家计划”进行了介绍,重点讲解了该专项的设置目的、计划及预计实施方案。杜军保教授强调通过“临床科学家计划”的实施,拟在北大医学的平台上,联合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等多专业组成多学科交叉团队,围绕儿童晕厥的防治进行联合攻关研究,以期以进一步提高儿童晕厥的防治水平。

2.jpg

  与会专家结合临床科学家计划及其自身研究特色,就如何合作开展该计划项目进行了专题发言。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罗金才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物信息学系主任崔庆华教授、我院金红芳教授、黄娅茜副教授、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的专家代表及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的代表进行了发言,交流了宝贵的研究经验,包括如何利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筛查出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分子、如何进一步阐明晕厥患儿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如何利用已有的儿童晕厥数据信息构建诊治电子应用平台等。

  最后,杜军保教授将其团队在儿童晕厥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各位专家进行了交流,期待更多的交叉合作。

  晕厥在儿童时期常见,约有15%至20%的学龄期至青春期儿童至少经历过一次晕厥,此外晕厥对患儿身心造成伤害,部分患儿甚至有猝死风险。20多年来,杜军保教授带领团队在儿童晕厥的诊治规范化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他们在国内外率先提出的诊断技术及判定指标体系,为儿童晕厥等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客观检查手段;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儿童晕厥诊断程序,降低了检查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取得了显著的卫生经济学效益(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7)。在上述诊断技术创建的基础上,杜军保教授团队首先发现并报道了一些导致儿童晕厥的基础疾病,使我国儿童晕厥基础疾病的诊断率由不足10%提高至81.1%。在治疗方面,团队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儿童晕厥与功能性心血管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先后发现多项新型生物标志分子。该团队创建了国内首家儿童晕厥诊治门诊,创建了我国晕厥儿童数据库,搭建了我国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多中心“诊断—防治—随访”的信息化平台,建立了全国儿童晕厥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治网,带动全国相继开展了相关诊治工作,使以儿童晕厥为中心的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技术在国际领域以及全国20多个省市及自治区广泛推广。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心血管领域和儿科著名杂志,被写入中国、欧洲及美国多部临床指南、教材和专著中。更为可喜的是,近期该团队带领该领域专家在SciBull发表了儿童青少年晕厥诊治的国际指南,当期便获得美国著名晕厥研究专家StewartJM的高度评价。日前,研究团队获得由我国晕厥联盟等学术组织联合授予的“儿童晕厥中心”称号,进一步标志着我国儿童晕厥等功能性心血管病的整体研究与临床水平已跻身于国际领先行列。

  我们相信,依托于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计划所开展的联合攻关,将为儿童晕厥的相关研究打开新的天地,期待研究团队取得更为亮眼的成果,探究儿童心血管健康的奥妙,造福更多的人。

(儿科 陶春燕)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