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科室动态

【全国爱耳日】人人享有听力健康——重视听力健康,早期预防耳聋

作者:秦瑶、李天成、刘玉和 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3-04
字号:+-14

  今天(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耳聋及听力损失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耳聋不但影响日常生活交流,久而久之,还易引发抑郁、痴呆等心身疾病,是幸福生活的沉默杀手,不容小觑。今天我们和大家聊一聊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耳聋和突发性耳聋。

人老了,别拿耳背不当病

图片9.jpg

  看电视音量要提高到震天响;能听见却听不清,说话打岔指鹿为马;耳鸣烦躁无法安睡;不愿交流日渐沉默……这些都是老年性耳聋的表现,这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双侧对称性、进行性听力减退,重者可致全聋的老年性疾病,好发于60岁以上人群。

图片10.jpg

  老年性耳聋发病率较高,缓慢进展,最后可导致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甚至全聋;多数人认为,这是自然现象,既不去检查,更不求治疗,听其自然。实际上,这种态度是不对的,老年性耳聋对生活质量影响深远,因声源定位困难,例如不能判断身后车辆行驶方向,日常出行安全可能受到威胁;很多研究发现未经治疗的听力障碍可能会导致抑郁、社会孤立和自尊的丧失,容易导致认知障碍,甚至导致老年痴呆。

图片11.jpg

  如果有以下的情况,就要警惕了:

  症状1——言语识别率下降:多为患者或家人注意的第一症状(“能听到,听不清”)。初始时可表现为嘈杂环境中或参加会议时感听话困难,后可表现为说话“打岔”。

  症状2——耳聋:日常对话、接打电话、收看电视时音量不自觉增大;不自觉侧耳;对鸟鸣、电话铃等高频音不敏感;“不爱搭理人”、声源定位困难等。

  症状3——耳鸣:开始为夜深人静时出现,后可持续性,多为高调蝉鸣、哨声等;高频耳鸣。

  症状4——重振现象:常见于耳蜗病变的患者。表现为一点音量的提高会感觉响度显著提高,患者会抱怨对小声听不见,大声却又嫌吵,选配助听器时也会因对音量提高的耐受能力有限需要反复调整。

  较早发现并及时管理老年性耳聋状况的恶化,佩戴助听器或者植入人工耳蜗,这些方法都安全而有较好的效果。

图片12.jpg

助听器

图片13.jpg

人工耳蜗

  当发现自己或身边高龄亲人朋友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不适时,请大家及时就诊,以期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也要给予老年性聋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关注,并不是他们不想理人,而是因为耳朵病了。尽力让老年性耳聋患者摆脱不良心理状态,也是老年性耳聋治疗的重要部分。

突发性耳聋,应尽快求医治疗

  耳聋不只与老年朋友相关,中青年发生耳聋者也不少见。特别是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中青年突发性耳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要引起警惕。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人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病人可在3天以内,伴有耳鸣及眩晕。由于原因不明,也叫做“特发性突聋”。它的症状主要有: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耳鸣(约90%)、耳闷胀感(约50%)、眩晕或头晕(约30%)、听觉过敏或重听、耳周感觉异常(全聋患者常见)、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影响生活质量。

图片14.jpg

  虽然只有10%~15%的突聋患者在发病期间可明确病因,常见病因有血管性疾病、肿瘤、传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病毒感染等,但仍有方法可以预防。在生活中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多运动、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避免受此困扰。

  需要强调的是,突发性耳聋发病急、进展快,需要尽早就医治疗,不能等待观望或者放弃治疗。如果延误了治疗时机,病人可能成为永久性耳聋。尽早就医可以恢复听力、改善症状。根据病情,在急性发作期(3周以内)应用糖皮质激素+血液流变学治疗,后期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和抗氧化剂,可以促进听力恢复;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视情况延长治疗时间,治疗效果不佳者待听力稳定后就需要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

  突发性耳聋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并且对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一种急性病症,如果耳朵出现不适,一定要尽早就医,及时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如果治疗合理,时间及时,突发性耳聋可以被治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秦瑶、李天成、刘玉和)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