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世界肝炎日】肝病不可怕,配合医生可控制哦!

作者:徐京杭 来源:感染疾病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7-23
字号:+-14

  肝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漫长的时间里,漠不关心,也就是说,明明有肝病,却从来也不去医院检查。一些肝病经过积极的治疗是可以逆转的,而还有一些慢性肝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也可以长期控制病情。那么,医生是如何来判定肝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肝病的诊断。

抽血、影像、病理……手段多样

  肝脏病变主要分为炎症、纤维化(严重时肝硬化)、肿瘤、血管病这几大类。不同类别的肝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检查方法也各有特点。

  为了解是否存在肝脏炎症,最常用的指标是抽血检查肝生化指标,比如转氨酶(ALT和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和胆红素。

  为了解是否存在纤维化,可以抽血检查一些纤维化指标,并可以通过公式计算纤维化程度(比如FIB-4,APRI指数)。另外,也可以进行无创性肝脏纤维化检查。

  肿瘤主要见于一些慢性肝炎或者肝硬化基础病的患者,需要通过腹部超声和血液肿瘤指标(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进行筛查。如果怀疑发生了肝脏肿瘤,还可以进一步进行肝脏增强CT或者增强核磁检查来明确。

  肝血管病包括大血管病变(比如布加综合征)和小血管病变(比如肝窦阻塞综合征),前者通过腹部影像学检查可以诊断,后者的诊断需要基于肝脏病理学检查的结果。

  重要的是,对于一些疑难病例而言,常规检查无法诊断明确,需要进行致病基因检测、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等。

全面评估,精准治疗

  治疗肝病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肝病的原因。肝病的原因很多,包括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包括:导致各型传染性肝炎的病毒(比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和戊肝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非感染因素包括长期和/或大量饮酒、肥胖导致的脂肪肝、自身免疫紊乱(导致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导致药物性肝损伤)、遗传代谢性因素(比如铁代谢异常导致血色病、铜代谢异常导致肝豆状核变性)。

  第二步,明确肝病严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肝病的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肝性骨病、电解质紊乱(比如血钠减低、血钾低),各种感染。

  第三步,明确肝外器官有无病变及严重程度。如果肝病伴有肾功能、脑功能、肺功能、心功能等的损伤,需要专门评估,并做相应的治疗。

对因对症,治疗肝病两大原则

  一方面,要控制住病因。

  所有明确肝脏病因的肝病患者,都应尽快开始病因治疗。比如抗丙肝病毒的治疗,近年来已经有非常大的进展,经过8周、12周、16周或者24周的治疗,超过九成的患者体内可以清除丙肝病毒。针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而言,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选择也比以前更加丰富,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轻。酒精性肝病患者应该严格戒酒。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应该避免应用可疑药物。

  另一方面,可以对症治疗。

  对于病因不清楚或者不能控制者,可应用保护肝脏、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药物。同时针对肝病的并发症进行处理。

  (感染疾病科 徐京杭)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