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儿内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儿科为一例新生儿安全完成诺西那生鞘内注射,创最小年龄纪录

来源:儿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9-14
字号:+-14

  2022年9月6日,北大医院为一例未满月的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SMA)婴儿完成了诺西那生鞘内注射治疗,注射过程安全,完成治疗后患儿情况稳定,症状有所改善,平安出院。据了解,这是北大医院完成该类治疗中年龄最小的儿童,在刷新诊疗纪录、持续突破极限的同时,也映照出北大医院在诊疗SMA等疑难罕见病中敢于克服挑战的胆识和维护患者利益的追求。

  清清(化名)是一对年轻夫妇的第一个孩子,随着孩子的降生,全家充满了欢喜和期待。可是,清清刚生下来,医生就发现他四肢活动少,很快怀疑清清有可能患有SMA,随后送检了基因检查,在生后17天清清确诊为SMA1型。

  清清的病情进展很快,出生后26天,除了小手能活动,四肢已经没有任何运动,而且出现了呼吸急促的表现,出于强烈的信任,清清的家属辗转联系到北大医院儿科熊晖教授,迫切希望在北大医院进行诺西那生鞘内注射,挽救小宝贝脆弱的生命。

图片1.jpg

图片2.jpg

  “时间就是神经元”,接到请求后,熊晖教授第一时间联系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主任张欣,立刻为清清开通绿色通道,制定了详细治疗计划。2022年9月6日,NICU护士长杜雪燕安排清清入院,张欣主任医师和黄晓芳主治医师对清清进行了充分的个体化评估,在完善了用药前准备后,黄晓芳主治医师为清清进行首剂鞘内注射给药,全程操作熟练,过程顺利。术后患儿情况平稳,无明显不适,于2022年9月7日顺利出院。

  清清的治疗顺利完成,在场的全体医务人员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这是我院完成诺西那生鞘内注射年龄最小的SMA患儿。

  SMA是一种罕见遗传性神经肌肉病,是由于染色体5q上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简称SMN1)致病性变异所致,造成SMN蛋白缺乏,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进而引起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为主的肌无力与肌萎缩,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头号遗传病杀手。如果不经治疗,SMA1型患儿肌无力进行性加重,生命周期常常不超过两岁。在诺西那生等疾病修正治疗药物上市之前,SMA无特效药,仅能通过呼吸支持、营养支持、康复治疗等方法进行综合管理。2019年2月,全球首个SMA精准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获批在我国上市,2021年12月诺西那生正式纳入新版医保目录,通过鞘内注射给药,可以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存率,改变SMA的疾病进程。

  北大医院儿科长期致力于SMA的系统治疗,形成了多学科管理的医疗特色,成为国内该领域的领头者。2019年10月10日,北大医院在国内第一批成功应用诺西那生,至今已为70余例患儿进行诺西那生鞘内注射治疗,其中已有4位患儿获得超过该型自然病程的里程碑式进步,其他患儿亦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现代儿科之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疑难危重症的诊疗,助力罕见病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凝结成为富有特色的北大模式,在全国多地进行推广应用,推动了我国罕见病诊疗和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疾病可以罕见,但关爱不罕见,让我们医患携手,同心同行,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向着“健康中国2030”并肩前行!

  (儿科)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