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科普能量】骨质疏松症——静悄悄的杀手

作者:董爱梅 来源:内分泌内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10-21
字号:+-14

  张大妈60多岁,身体一直不错,但一天下楼梯的时候踩空了一个台阶,顿时出现了剧烈的腰疼,不敢活动。医生让拍完胸腰椎的片子后,遗憾地告知张大妈,她有一节腰椎出现压缩性骨折(圆柱形的椎骨部分萎陷了)。

  小小的踩空动作,为什么会导致骨折这么严重的后果?经过检查,罪魁祸首——骨质疏松症浮出了水面。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骼的成分丢失(骨量下降),同时骨骼内部的微小结构发生破坏,使得骨骼的质与量都有下降,最终骨骼变脆,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状态。骨质疏松英文单词的本意是多孔的骨骼,形象地说明了它的定义。如果我们用“新鲜的萝卜”来代表健康的骨骼,那“空心糠萝卜”就是骨质疏松症的骨骼。

  骨质疏松症在中老年人群中极为常见,作为慢性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越来越高,多项研究表明,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均在30%以上。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危害?

  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是在日常活动中发生骨折,而这将严重威胁人的生存质量和寿命。根据2012年的一项全球报告:全世界每3秒发生一次骨质疏松骨折,一半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50%的人在遭受一次骨质疏松骨折后会遭受第二次骨折,20%的髋部骨折者在骨折后6个月内死亡。

  骨质疏松症相关骨折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是椎体、髋部和上臂的前端。像张大妈一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最常见,表现出急性的腰、背部位的疼痛,腰背的活动受到限制,咳嗽、排尿等增加胸腹压力的动作会使症状加重,而后疼痛慢慢缓解变为慢性疼痛,部分患者出现脊柱畸形及身高变矮。由于腰背疼是老年人的常见不适,原因众多,医、患对此的重视度均不够,很多椎体的压缩性骨折不能得到诊断和及时的治疗。这也是人们觉得周围老年人的骨折没有全球报告中那么多的重要原因。需要强调的是,髋部骨折在骨质疏松症相关骨折中约占1/4,危害极大:20%的髋部骨折者在骨折后6个月内死亡(多由于长期卧床继发的褥疮、肺栓塞等),而存活的患者也有近一半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异常。

为什么会发生骨质疏松症?

  我们成年以后,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骨骼似乎进入了静止期。但实际上,骨骼内部一直进行新旧更替,不断有旧骨被吞噬破坏(这一过程称为破骨),同时新骨不断形成取代被破坏的旧骨(这一过程称为成骨),从而保证骨骼的健康。成果和破骨动态平衡,骨的质、量均得到维持。

  但随着年龄增加,平衡被打破,以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女性为例:进入绝经期后,随着雌激素水平低落,破骨的过程大大增强,超过了成骨的代偿能力,骨量开始快速丢失(我们把这一时期发生的骨质疏松症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而年龄进一步增加,60-70岁以后,因为衰老,新骨形成的能力下降,虽然破骨也放缓了脚步,但依然表现为成骨<破骨,这样又面临着骨量的丢失(我们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人一生中在30岁左右骨量处于最高水平(峰值骨),而后骨量开始缓慢下降,下降最快是在更年期前后。一个人会不会出现病理意义的的骨质疏松症,既取决于峰值骨量,也取决于骨量丢失的速度。

小结

  10月20日是国际骨质疏松日,我们期望强健骨骼,远离骨折,这需要大家都重视骨质疏松,早筛查,早预防,最后实现‘巩固一生,赢战骨折’。希望您也关注这个疾病。

  (内分泌内科  董爱梅)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