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院区的战略发展方向是什么?目前的建设能否满足学科布局的需要?城南院区的管理及综合保障是复制中心院区还是要进行改革和制度创新?
这些问题是关系到北大医院城南院区甚至整个北大医院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的亲切关怀下,通过充分调研和深入探讨,2022年我们对这些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答案。
科学筹备分院区战略布局
2022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和《关于规范公立医院分院区管理的通知》,首次明确了公立医院分院区的定义、条件、规模、管理要求等,为“一院多区”模式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执行标准。这也为确定城南院区的战略布局和科学规划提供了制度方面的参考和保证。
为保障北大医院城南院区开业筹备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医院多次召开城南院区战略发展研讨会。2022年5月11日成立北大医院城南院区综合办公室;5月18日正式成立城南院区战略发展委员会,负责城南院区筹备建设工作,城南院区各项工作推进驶上“快车道”。
听取城南专项工作汇报
第一次城南院区战略研讨会
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调研,最终确立以“大专科、小综合”做为城南院区学科建设基本理念。结合我院学科特色以及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城南院区将打造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肿瘤医学中心、内镜诊疗中心、急诊危重症救治中心。以四大特色医学中心为战略发展支撑点,同时建设强大的平台科室,并对新技术、新趋势进行提前布局。
城南院区现场探勘
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把城南院区建设视作重中之重的大事,姜辉书记、杨尹默院长多次聆听城南院区建设进展并予以指导。为将责任压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医院成立由职能处室为主体的工作专班,在城南院区综合办公室组织下,召开专班工作例会,全面推进预算统筹管理、设备、后勤、安保、护理、信息等相关工作。为使新院区建设符合学科发展布局需要,自综合办成立以来,先后带领临床、医技科室32次前往大兴实地踏勘,在工程办及施工总包方的共同协作下,确认功能改造需求,优化结构和布局。先后完成儿童医学中心、创伤中心、介入中心、静配中心、细胞治疗中心、激光美容中心、日间化疗中心、视光中心、内镜治疗中心等建设方案的研讨和确认工作。
新院区,新理念,新气象
城南工程总包沟通例会
城南院区从学科布局上不能简单复制中心院区模式,而是要优势互补,互相支撑。城南院区的管理也面临同样问题,新院区要有新气象,改革和创新是城南院区管理建设的主旋律。一些新制度、新方法可以率先在城南院区施行,将新院区做为改革的试验田,一些经受住实践检验的新制度、新经验也可以回馈中心院区,最终不断提升全院的整体水平。
城南院区物业一体化方案沟通会
“一切围绕临床,一切服务临床”是管理设计的出发点。新院区将建立院内资源的统一调配平台,实现资源(不仅包含各类设备,也包括床位、诊位等)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顺畅流转,集约化以提高利用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藩篱,推进大平台化管理:打造内镜中心平台、日间手术平台、介入手术平台、日间化疗平台等。全面推进物业服务一体化,剥离非医疗功能纳入物业一体化服务,让医疗与护理人员回归专业。城南院区将利用自己新的特点,大胆进行新的尝试,探索适合医院发展的新航道。
信息专项工作例会
信息化建设也是建好城南院区的关键。打造智慧化医院和智能化医院是我们的共识,总体的建设原则是提前布局、分步实现。布局要有前瞻性,充分发掘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化医院建设中的作用,实现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后勤等功能,通过信息化打造环境友好型医院。
未来北大医院城南院区作为北京南部(大兴区)唯一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现区域医疗资源“从无到有”,即在医疗资源薄弱的地区、城市新区等,规划布局综合性院区,满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强势学科,实现区域医疗水平“从有到强”,合理布局分院区功能,全院统筹调配医疗资源,进一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和均衡发展。
2023年是城南院区开业筹备的关键年,各级管理部门、临床医技科室同心协力,促进城南院区发展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
蓝图已初绘,奋斗正当时。建设城南院区是北大医院人的大事、喜事和盛事,全体北大医院人将以科学理性、坚持到底的决心和韧劲,切实把城南院区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不辱使命,不负期待,为“健康中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城南院区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