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北大医院支社于2023年5月25日下午,在第二住院部内科楼二层会议室举办了2023年度第一次学术沙龙,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统战部和部分社员线上参会,会议由九三学社北大医院支社社员钟旭辉主持。
伊鸣研究员带来的《基于功能特异性神经元群标记与基因编辑的特定记忆精准删除》的讲座开启了本次沙龙;记忆痕迹由广泛分布在海马、新皮层等脑区的印迹细胞群编码并储存。一个研究中在两个不同的实验箱里诱发大鼠对箱子的恐惧记忆,进而将基因编辑技术与神经元功能标记技术结合,通过对特定印记细胞群的基因编辑精确删掉大鼠对其中一个箱子的记忆,而对另外一个箱子的记忆完好保留。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实验大鼠的脑中实现特定记忆的精准删除。伊鸣老师团队的这项创新前沿研究可以为慢性痛、成瘾等以“病理性记忆”为特征的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马京梅副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产前筛查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模式的思考》,她从孕妇外周血游离DNA的发现开始,介绍了NIPT是筛查还是诊断的循证证据。从NIPT的效能讲,存在假阳性和检测失败,因此定位于产前筛查。但NIPT可以发现罕见三体、大片段异常及用于早孕期流产病因的检测,是可以实现诊断的目的。但高危妊娠应用扩展性NIPT的残余风险依然较高,其结果与CMA结果的不一致性也较高,可能还是定位于筛查。为完成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通过少创或无创方式进行宫内诊断需求不断提高,而产前诊断也是宫内治疗的前提和条件。随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罕见病中心的成立,通过早孕期NIPT检测可以同时获取母儿样本,期待不断提高胎儿遗传病的诊断效率,通过靶向干预改善近远期结局。
谭颖副教授介绍了“抗C1Q抗体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作用研究”,研究重点着眼于抗C1q抗体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作用,通过多中心队列研究明确了狼疮性肾炎中抗C1q抗体的抗原表位主要是A08,并发现抗C1q A08抗体与预后相关。通过4个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精细作图明确了A08是一个半暴露半隐藏的表位,并通过晶体衍射证实了这一结论。同时,明确了A08在补体活化中的作用,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抗C1q A08抗体的致病作用。研究成果为狼疮性肾炎临床活动指标检测提供了新的生物标记物,并为狼疮性肾炎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三位讲者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研究思路及研究成果作了分享,每个主题都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纷纷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做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热烈探讨,整场沙龙持续了近三个小时。
医学部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陈子豪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医学部各民主党派正在认真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九三学社北大医院支社将思想建设与学校与医院工作紧密结合,以学术沙龙的形式同步强化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推进重点工作相结合,确保活动实效,做到有机融合,形成有益探索。
九三学社北大医院支社将继续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多为社员搭建开阔视野、交流学习的平台,增进社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科研分享与协作,营造有利于思维碰撞、交叉创新的学术氛围,助力社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才干、作出贡献。
(九三学社北京大学第二委员会北大医院支社 张会丽)
上一篇: 【教工之家】情系一线,夏送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