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临床医务人员反馈:电子病历系统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卡顿、响应速度慢,表现为病历书写丢失,医嘱开具失败等,严重影响正常运行,给临床工作造成不便。
信息中心接到反馈后,第一时间调整资源分配,保证医疗核心业务稳定运行,并立即开展问题排查。很快发现:由于存储设备性能及架构原始设计存在问题,随着医疗业务量快速增长,原有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存储和读取的需要,就像一辆拖拉机运载了三支火箭。
信息中心主管院领导周福德院长助理带领核心组及时向院领导、医务管理部门通报,立即建立临时应急小组,启用应急处置预案。并立即组织应用软件、平台和基础硬件技术支持方紧急“会诊”。经过多次“MDT”,最终确认系统紧急治疗方案:技术团队紧急针对IO问题重新搭建电子病历数据库,并同时紧急启用备用门急诊电子病历系统作为临床服务有力支撑,保证业务连续性。
当晚,信息中心周国鹏主任带领处室人员、技术支持团队人员连夜抢战,由于搭建数据库业务历时较长,为不影响次日业务,计划分为“两步走”。另外,为保障备用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使用平稳,信息中心连夜制作系统使用说明,迅速推进应用的部署。黎明到来,信息中心于凌晨5点结束第一晚的抢修任务,并向全院发布门急诊临时启用新服务商电子病历系统的通知。
第二日
9月20日清晨,门诊部和信息中心的一个通知迅速唤醒了北大医院各个工作群:
针对病历系统卡顿问题,信息中心组织技术支持方多次紧急会商,决定自2023年9月20日(周三)起,采用(试行)备用系统完成门诊电子病历书写(附电子病历使用说明)。请各科室及时转发使用说明。
科主任群和党支部书记群动起来了!院党委要求全院各位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协助医院把相关信息通知到今天出门诊的医生,并做好病房和门诊的解释安抚和慰问工作。
职能处室处长群动起来了!信息中心联合医务部门统筹安排,抽调职能处室工作人员到门诊诊区,在全院各诊区安排值班,做到“全院一盘棋”,全力服务临床工作。
全院护士长群也动起来了!护理部在护士长微信群、护理工作群发布备用系统启用的消息,要求各护理单元广泛传达给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
门诊部迅速编制职能处室志愿服务工作安排
通过层层消息传递,门诊出诊专家、各病房的医生护士纷纷响应;第三方技术支持人员迅速分组排班,各职能处室抽调人员组成服务小组快速前往各院区、诊区,协助临床开展业务、安抚患者、帮助医生护士使用新系统。
姜辉书记、杨尹默院长等在院的党政领导,以及周福德院长助理、机关各单位干部职工全都被发动起来,纷纷到门诊楼各层、各科室和等一行来到各科室诊做好告知、解释和安抚工作,并亲自了解新系统运行情况,了解医务人员提出的实际问题。可喜的是,在技术人员的不懈奋战和各职能处室、临床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临床核心业务正常运行,门诊业务平稳开展,担心的问题并没有出现。
姜辉书记、杨尹默院长、李航副院长、周福德院长助理与工会一行专程至信息中心慰问全体员工,对信息中心的保障工作表示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优化软硬件系统建设,提高临床工作体验”的工作要求,鼓励信息中心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继续贡献力量!
又是无眠之夜,9月20日晚10时许,临床业务已进入低峰时段,在进行了一整日的准备工作后,信息中心及第三方公司技术人员进入第二晚的停机抢修阶段。在做完最后一项功能验证后,于21日凌晨1时许,所有抢修全部完成,所有系统临床业务完全恢复正常使用!
经过此次“抢救”,北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彻底摆脱“拖拉机”慢速瓶颈,并推进双系统并行向单系统的逐步过渡,在管理上积累了新的经验,为医院全面信息化的完善带来新的机遇!而面对此次“危机”,在北大医院的各个岗位,都涌现出一群“做事不吭声”的人,他们全体拧成一股绳,全力保障医疗工作,全速解决核心问题。在平凡的日子里,他们更多的是默默无闻、日复一日的认真做事,以各自的实际行动为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信息中心、宣传中心)
上一篇: 【护理之窗】夯实基础,“肺”速提升
下一篇: 【学术交流】学术推动发展,创新引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