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北京大学于2023年举办首届“讲述我的育人故事”征文活动。近日,征文活动颁奖暨展示交流活动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召开,北大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卓莉教授作为十名获奖者之一上台领奖。
大爱似无情,育人要尽心
张卓莉主任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0余年的从教生涯中,先后培养了研究生42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7名,她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初心,学术严谨求实,为人真诚善良,是良师益友,更是学生们的榜样和明灯。在此次征文活动中,讲述了《大爱似无情,育人要尽心》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段动人的故事~
北京大学医学部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我的学生,第一医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黄红同学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黄红:以青春之名,唱响时代强音——在北大医学部2022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诉说了对母校的赞美、对师友的感恩和自己不负青春时光的成长。仍然清晰记得入学伊始,我和她讨论后确定了研究方向,带着她一点点敲定课题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反复修改文章的场景;我鼓励她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实践、参与医学科普,承担起北大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我积极推荐她参加学术讲座、病例演讲,在一次次锻炼中,她的演讲和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读博三年里,她全面发展,发表多篇高水平文章,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大学十大学生年度人物……看着她在演讲台上自信而激情的身影,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是对她的付出和努力的肯定,也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当年稚嫩的孩子一个个成熟长大,像小鸟出窝一样展翅飞翔了。
我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种子,都会发芽开花,我尊重每一朵花的成长规律,站在他们的背后观察和鞭策,更多地是给予指导和帮助。
“有目标的人是在奔跑,没有目标的人是在流浪”。我总是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他们一起制定出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并朝着目标一步步前行。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培养他们做学问精益求精,隔周一次的科研周会每个学生要报进度,拖拉的学生会被鞭策。我知道做老师应该无私,小“善”是大恶,大爱似无情。
只有苛责要求,没有真诚的爱,教育的威力会大打折扣。我关心每一名学生,观察和了解他们的情况,生活压力、经济压力、思想波动、个人问题…..我会想办法帮她们,在我的眼里,学生就是我的孩子。曾经一名学生,家庭困难,自我认知也不够,读书期间各方面都做得比较艰难,我多次和他谈话,帮助他,答辩后孩子来我办公室道别,最后和我说“老师我能抱抱您吗?”,我的眼泪刷地下来了,孩子长大了。这些年学生和科里医生的文章都是我亲自修改,没用过任何外界辅助。学生第一篇SCI文章改起来的辛苦说不清,有时反复修改十几次,但最终都得以发表。
教育只有爱和严格是不够的,毕竟不是“棒打出孝子”的过去,培养优秀学生还需要科学的方法。首先,科室十年来建立了非常完善的队列和标本库,为学生的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每逢重要节日我都邀请学生来我家一起过节,通过离开医院的环境观察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在工作中展示出的强项和弱点,制定个体化的培养方案。另外,依据学生的特点和研究方向安排副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更加具体及时。
学生的天资有差别,偶遇天才我自己也快马加鞭,因为他不用扬鞭自奋蹄。谢文慧是名聪慧的学生,稍加点拨便会迸发出无数的灵感,并且执行力强、效率极高。有一年我在美国休假,恰逢他的一篇文章刚收到修改意见,我们利用时差争分夺秒,每24小时完成一轮修改,最终文章在风湿学界的顶刊杂志上接收发表。我和文慧经常半夜还在交流,学生这么勤奋和优秀,做老师的更不能偷懒怠慢,他的文章我总是在几天内修改好。五年读博期间,他共发表27篇SCI文章,多篇高影响因子,获得多项国际青年学者奖、北京医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成为风湿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他的带动下,科室科研氛围、科研自信上了一个台阶。天资普通的学生怎么办?我会安排科室聪明高效的医生辅助带他,我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几年下来,这类学生的毕业履历也同样亮眼。
人才是财富,更是科室的未来。经过十几年打造,我们科室人才济济,像耿研、季兰岚、张晓慧、宋志博等我的学生都已经在风湿学科崭露头角,只要有比赛,他们必有斩获大奖者。
2020年除夕前夜,宋志博主动报名驰援武汉,奋战在抗击新冠的第一线。我站在后方默默望着那个曾经有些腼腆的大男孩,成长为一名有着家国大爱、有责任担当的抗疫英雄,由衷地为他感动,为他骄傲。
我的学生李娟已经是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主任,成为当地的少壮派学术带头人,获得了海南省“好医生”称号……我在两千公里之外接收着她频频传来的捷报,尽自己所能为她提供支持和帮助。
耿研是我在北京大学的第一个研究生,如今,她已经是中华风湿病学会的青委和秘书,成为国际肌骨超声培训师,成为研究生导师。看着她带学生设计课题、修改文章时认真的样子,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我在感慨时光飞逝的同时,内心满是欣慰和自豪。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我的学生们已经茁壮成长为风湿领域的中坚力量, 在顶级期刊上,常常能看到他们的文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已经成为一块闪亮的品牌。
教育圣地是一片希望的田野,种桃种李种春风,种善种美种智慧。作为一名导师,我会一如既往地守护着他们,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分享他们的成功和喜悦,收获辛勤耕耘的快乐和愿景达成的幸福。我将带着我的团队迈着坚定的步伐,一路前行,一路芬芳!
(人力资源处、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