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公众入口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援藏情怀】梅开三度!北大医院援藏专家连续突破多个首例

来源:援藏医疗队、国内合作处 发布时间:2024-03-29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图片1.jpg

  北大医院第九批援藏医疗队的6名队员已经在拉萨工作了近8个月。他们在援藏工作中热情投入、脚踏实地,走近了一户户藏民,创造了一个个“首例”,突破了一项项空白,将北大医院“厚德尚道”的精神带到雪域高原,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和健康西藏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如今他们的工作没有停步,他们创造的生命奇迹也在继续......

廖纪萍:完成藏区首例LungPro导航下BTPNA术

  近日,在援藏专家、北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廖纪萍的带领下,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进行了自治区首例增强现实支气管导航(LungPro导航)下支气管镜经肺实质结节取样术(简称BTPNA)。此次手术的圆满完成,不仅显著提高了肺部结节的诊断率,更是标志着自治区人民医院正式进入了肺部结节精准诊疗的全新阶段。

图片2.jpg

图1 廖纪萍(中)带领呼吸介入团队完成手术

  患者为64岁女性,CT检查提示右肺中叶有一个1.5×1.6cm的结节。该结节无气道相通且靠近外周,普通和超声支气管镜均无法抵达。在廖纪萍的带领下,呼吸介入团队决定通过LungPro导航的“隧道”技术进行活检。术前在对胸部CT进行LungPro3D重建时,发现结节上下均被肺血管包绕,贸然穿刺出血风险极大。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利用LungPro规划出避开血管的安全穿刺路径(图2)。

图片3.jpg

图2  LungPro导航规划穿刺路径(术前

  在麻醉科的全力支持下,廖纪萍和当地两位医生边玛措、普布卓嘎组成的介入团队对患者实施了LungPro导航下BTPNA术。导航下支气管镜在15分钟内即到达病灶位置,采用一次性支气管镜穿刺活检套装进行穿刺、扩张及鞘管置入,建立1.5cm隧道,超声确认位置理想后顺利取得病灶组织,病人无气胸及出血等并发症。

图片4.jpg

图3 术中实时 Lung pro 导航  超声示鞘管在病灶中央

刘晓宇:成功诊治藏区首例Noonan综合征新生儿

  近日,在援藏专家、北大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刘晓宇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成功诊断并救治1例Noonan综合征新生儿。

图片5.jpg

图4 患儿出生时的情况

  患儿为其母亲生产4胎中存活的第2胎,母亲孕后期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检查,发现胎儿存在羊水过多、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于胎龄36+3周,新生儿在产房顺产娩出,出生时存在重度窒息、呼吸困难、全身水肿,经积极复苏抢救后,气管插管下转入儿科NICU。

  患儿病情危重且进展迅速,入院后先后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新生儿休克、新生儿水肿、新生儿多浆膜腔积液(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凝血功能障碍、新生儿低蛋白血症、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肺炎、低钙血症等。虽经积极抢救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但病情反复,全身水肿明显。

图片6.jpg

图5 刘晓宇(右)查看患儿情况

  刘晓宇详细查看患儿情况并立即与千里之外的大后方北大医院儿童医学中心茹喜芳副主任医师联系讨论病情。因患儿胎儿期就存在水肿和多浆膜腔积液,结合胸腔穿刺液的化验结果,考虑先天性乳糜胸的可能性最大,其根本病因需排除染色体病或基因遗传病。随后刘晓宇指导西藏自治区NICU医护立即对患儿开展了一系列诊断和治疗,更换富含中链脂肪酸的特殊配方奶粉喂养,给予呼吸支持、抗凝、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同时完善染色体及基因检查,各项治疗及检查紧锣密鼓的进行。

  在刘晓宇及当地儿科医生赵蓉带领下,NICU全体医护人员精心照护,细心观察,患儿的水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经过13天的精心治疗,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水肿完全消退。

图片7.jpg

图6 患儿出院时的情况

  近日,患儿外送染色体及基因检查回报RIT1基因新发杂合致病性变异,符合新生儿Noonan综合征8型。这是西藏地区诊断的第一例Noonan综合征患儿,且得到了成功的救治,体现了在北大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援藏专家多年的努力下,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在罕见病诊治水平上取得了突破,整体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张道俭:让130cm佝偻病高龄老人重新站起来

  近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急诊收入院了一位89岁高龄藏族老奶奶。追问病史发现患者摔伤已经1个多月,家属本打算保守治疗,但一个月之后老人仍不能下地活动,于是家属带老人去外院就诊,通过X线片提示:右股骨颈骨折,鉴于患者病情复杂,医院建议转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一步治疗。

  老人入院后,援藏专家、北大医院骨科张道俭副主任医师带领医护人员对老人进行了查房讨论。老人右侧股骨颈骨折诊断明确,且移位明显,目前已骨折后1个月余,属陈旧股骨颈骨折,目前对于患者最佳的治疗方式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但患者本身存在特殊情况,身高只有130cm,股骨严重弯曲畸形,普通直柄假体无法完成手术,治疗存在很大困难。

未标题-1.jpg

图7 术前影像学显示

  经内分泌科会诊后,考虑老人患有罕见病“佝偻病”。针对该患者的特殊情况,张道俭与北大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专家们进行了远程会诊和讨论,决定克服耗材的困难,采用特殊“弯柄”股骨假体,同时准备全髋关节假体防止术中患者股骨头过小的情况。

  经过2周时间的准备,张道俭在当地医生马小刚、吉米格桑、尼玛伟色的帮助下,为患者进行了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了让老人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张道俭为她采用了“微创直接前入路髋关节置换术”,虽然这种手术方式因为患者股骨颈短、操作空间更小而让手术更困难,但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手术效果,张道俭克服困难,术中小心谨慎、一丝不苟,避免了各种可能的并发症。由于该假体型号不全,术中为了使假体压配满意,只能选择大号假体,扩髓后安装大号假体成功,再安装人工双动股骨头,复位关节,测试患者右髋关节活动满意且无脱位风险,手术圆满完成。

未标题-2.jpg

图8 术后影像学显示

  老人术后第二天就坐了起来,髋关节不疼了,患者及家属颇为满意。术后恢复顺利,目前已能不扶拐独立行走,恢复到了受伤之前的状态。

图片8.jpg

图9 术后恢复后的老人

  对于该佝偻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成功救治,大大提高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关节外科的水平,标志着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在骨关节特殊疑难病例的救治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全力以赴,突破自我,做雪域高原的健康守护者,这是北大医院“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来到西藏的承诺。他们用自己的“小奉献”,解决了高原患者的“大问题”,以自己的一颗大爱之心、一身专业特长,为高原民众播下“健康”的种子。

  (援藏医疗队、国内合作处)

  • 标签: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