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30日15时,北大医院2024年的全院门急诊总服务量达到4001597人次,突破四百万,再创历史新高。门急诊量的突破,是北大医院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小目标”;而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却是健康中国建设之路上的一个“大情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一年来,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凝心聚力、齐心协力,踏实肯干、埋头苦干,坚守在服务人民健康的第一线;我们通过“调结构、促增量,强管理、优服务”的举措,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力争为民服务再上新台阶。门急诊服务量连续两年超过20%的增长,是北大医院全院上下齐心协力谋发展的重要成果,是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在体现,更是稳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落实落地的有力见证。
党委书记姜辉、院长杨尹默分别前往中心院区
和大兴院区门诊慰问一线医护人员
全院聚力,扩容服务资源
为了满足患者就诊需求,北大医院全院一盘棋,统筹各方资源增加出诊单元。各科室积极响应,精准对接,增设不同类型的专病专症门诊、开通特色门诊。
内科系统不仅增加了日常门诊的出诊医生数量,还针对季节性高发疾病额外增设周末门诊和简易门诊,如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分别在流感季节和夏季胃肠道疾病高发时增加诊疗资源;老年病内科的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为老年患者及多种疾病并发的患者提供优质诊疗;中医、中西医结合科也增设门诊,方便患者在不同院区就诊。
外科系统为满足患者手术治疗的急切需求,相应增加术前术后门诊的出诊单元,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手术日安排,方便患者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例如,骨科针对老年人骨折、年轻人运动损伤等常见问题,每周新增多个出诊时段,让受伤患者能第一时间得到专业救治。麻醉术前评估门诊增加出诊单元,保证患者及时完成麻醉评估。
医技科室也紧密配合,为配合新增的出诊单元,检验、影像、药学、收费等部门合理调配人员,延长工作时间,确保检查检验报告能够快速、准确出具,保证患者后续诊疗效率。
全院上下齐心协力,使得医院每日出诊单元数量大幅增长,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极大提高了患者就医的便利性,真正将 “以患者为中心” 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行动细节之中。
急诊楼布局革新,医疗资源优化升级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北大医院对急诊楼 2-4 层进行了精心布局调整。
2-3层,风湿免疫科、男科中心、综合诊区、门诊化疗中心等完成了华丽搬迁与扩容。科室面积显著扩大,诊疗环境焕然一新,新的诊疗区域划分精细,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体验。
4层,全新的日间手术中心闪亮登场。这里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专业的医护团队 24 小时待命。对于符合日间手术条件的患者,可以实现在入院当天或短时间内完成手术,术后经过短暂观察即可出院休养,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床位数转率,让医疗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云端创新领航,畅享互联网诊疗便利
身处数字时代,北大医院勇立潮头,深挖互联网诊疗潜力,为患者打开一扇全新就医之窗。
患者无论身处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只要手中持有智能手机,即可通过医院专属互联网诊疗平台,一键连线院内权威专家。复诊患者无需舟车劳顿,线上详述病情变化,医生结合电子病历,隔空精准判断,开具电子处方,药品直接由药房配送到家,贴心服务无缝对接。
北大医院互联网医院服务科室包括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妇儿系统、五官系统、医技科室等在内的39个科室。患者可实现在线音视频复诊、开具检验检查申请、在线开具药品处方、药品免费配送到家、线上线下号源互约、开具住院单、护理咨询、药学自咨询、检验项目开具、内镜报告解读等全流程服务。同时通过互联网诊疗开展线上义诊、健康科普等业务。
内科系统:
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 | 消化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内分泌内科 | 全科医学科 |
血液内科 | 肾脏内科 | 老年病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皮肤性病科 |
神经内科 | 感染疾病科 |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 康复医学科 |
|
外科系统:
整形烧伤外科 | 骨科 | 胸外科 | 泌尿外科 | 男科中心 |
甲状腺乳腺外科 | 介入血管外科 | 神经外科 | 放射治疗科 | 肝胆胰外科 |
心脏外科 | 胃肠外科 | 麻醉术前评估 | 疼痛门诊 |
|
妇儿系统:
儿内科 | 妇科 | 儿童癫痫中心 | 生殖与遗传中心 | 小儿外科 |
五官系统:
眼科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医技科室:
临床营养科 | 核医学科 | 检验科 | 内镜中心 |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回首 2024 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门诊服务优化的征程中硕果累累,患者满意度节节攀升。展望未来,医院将矢志不渝,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探索创新,向着打造国际一流门诊服务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用卓越医术与暖心服务,为万千患者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续写医疗服务新篇章。
(门诊部、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