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急诊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护理之窗】急诊科护理团队开展全流程应急能力大练兵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4-30
字号:+-14

为全面提升护理团队急救能力,4月21日−24日,急诊科护理团队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专业知识和急救能力考核。本次考核以"快速识别、迅速应对"为特色,通过10类急危重症场景,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与急救技术进行全方位检验。

精准设计:覆盖临床常见急症 

图1

考核团队精心设计了心肌梗死后室颤、溺水、肺栓塞等10类临床常见病例的考核体系。其中,特别加入了主动脉夹层、外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脑疝、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引发的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复杂病例,重点考察护士对疾病症状、体征、检验的识别判断能力。

科技赋能:数据量化急救质量 

图2

考核引入心肺复苏反馈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按压频率、深度及胸廓回弹情况,生成包含按压效率、中断时间等多项参数的评估报告,发现肉眼看不见的技术缺陷,以量化评价方式消除主观偏差,使数据更客观也更有说服力,帮助护士发现技术细节中的提升空间。

多维考核:理论与技术并重

图3

图4

本次考核是理论与技术的双重检验,既考察了护理人员对急救知识的理论掌握情况,也检验了护士在模拟急救场景下的实际操作技能。通过全面模拟真实急救场景,要求护士根据模拟病例的病情变化,完成包括鉴别诊断、急救方案选择等环节的决策链。同时,本次考核更加注重护士对细节的关注,例如在使用除颤仪时对皮肤的评估、能量选择、电极板放置、除颤操作等;心肺复苏过程除了要求按压深度和频率,更加关注中断时间、过度通气和胸廓充分回弹情况。

图5

图6

为期4天的急诊科护理技能练兵圆满落幕,110余名护士全员通过考核。通过10大急危重症病例模拟和复苏反馈系统的精准监测,不仅锤炼了护理团队的应急反应能力,更建立起“数据化”急救质量评价体系,为后续建立更完善的“考核 - 反馈 - 培训”闭环体系,持续提升急救质量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未来,急诊护理团队将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急救服务。

                                              (急诊科 郑媛媛、杨振楠)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