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公众入口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科普能量】感冒?不!是细胞界出了“内鬼”!

作者:王媛媛 来源:检验科 发布时间:2025-05-06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最初因“发热”就诊,以为只是普通“感冒”,谁知竟隐藏凶险疾病!

  2024年寒冬,一名青年男性因发热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本以为“八成是流感,挂个水就好。”

图片1.jpg

  可血常规报告的异常结果,让检验科医生瞬间警觉——白细胞低、血小板减少,显微镜下藏着几个“长相怪异”的细胞:有的细胞核像蝴蝶翅膀,有的胞质充满“毒针”(Auer小体)。医生惊呼:“不妙!患者可能得了一种会‘引爆’全身出血的白血病!

图片2.jpg

患者外周血涂片

生死48小时:血液里的“隐形炸弹”

图片3.jpg

右侧图为患者骨髓涂片

  检验科即刻联系患者:“请您速来复诊!”2天后,患者的情况更糟了:血小板暴跌,凝血功能亮红灯(纤维蛋白原只有0.81 g/L,正常值2-4 g/L)。医生急得冒汗:“这些‘叛变’的早幼粒细胞正在疯狂增殖,再不治疗,随时可能大出血!” 血液科了解情况后,马上协调病房床位,保障患者住院治疗。同时完善骨髓细胞学检查、免疫表型分析、细胞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检查。

  此时患者还懵着:“我不就发个烧吗?”直到骨髓穿刺结果出来——88%的细胞都是“内鬼”!基因检测实锤: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确诊!

特效药出击:维A酸+“砒霜”的神奇组合

图片4.jpg

  听到治疗方案,患者差点跳起来:“啥?用砒霜(亚砷酸)治病?!”医生笑着解释:“此砒霜非彼砒霜!它和维A酸搭档,专治‘叛变细胞’,能让它们改邪归正!”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一度飙升,医生紧急调兵遣将:激素镇压、化疗清场,终于稳住局势。

图片5.jpg

  三个月后,骨髓里的“叛军”清零,患者出院时感慨:“原来发烧也可能是细胞界的‘宫斗大戏’啊!”

细胞界的“叛军”和“内鬼”究竟在搞什么鬼?

  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如同一个“细胞王国”,骨髓里的造血细胞本应分化为红细胞(运氧)、白细胞(免疫)、血小板(止血),各司其职。但APL患者体内部分早幼粒细胞因基因突变,疯狂繁殖,占据正常细胞的“工位”,导致红细胞和血小板生产线瘫痪——这就是患者贫血、止血崩溃的原因。更危险的是,“叛军”还会释放促凝物质,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正常凝血系统像精准的消防队,有险情才出动,而APL引发的DIC则让身体在“虚假警报”和“真火灾”间崩盘。及时用药,才能让这些“叛变细胞”改邪归正!

图片6.jpg

造血微环境的“紊乱” VS “有序”

关于APL,你必须知道的冷知识

  1.不是所有白血病治疗都要造血干细胞移植:APL用维A酸+砷剂就能治愈,堪称白血病界的“灵丹妙药”。

  2.出血比感染更可怕:APL最爱搞“血崩”,牙龈出血、鼻血不止都是危险信号!

  3.年轻人也要警惕:中青年是高发人群,发热别硬扛!

  4.检验科是幕后英雄:显微镜下揪出几个“坏细胞”,早诊早治、挽救生命!

医生敲黑板

  →突然发热+莫名瘀青?快查血常规!

  →确诊APL别慌,特效药治愈率超90%!

  →治疗初期可能“先恶化再好转”,信任医生别放弃!

总结

  这个病例中,“发热”背后蕴藏着凶险的生死博弈!尽管最初患者外周血异常早幼粒细胞比例很低,但检验人员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高度警惕性,及时发现线索,提示患者尽快完善骨髓检查,为后续诊疗争取宝贵时间。这场白细胞的“叛变事件”,终被现代医学的“精准导弹”镇压,造血微环境恢复“正常运转”。

  患者为表示感谢携母亲一起为检验科送来锦旗,“医德为玉,医术为金,悬壶济世,恩重如山”,这16个字不仅仅是赞美,更是一份信任,一份期许。我们将带着这份感动与力量,继续在检验者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患者的求医之路点亮希望之光!

图片7.jp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温馨提示:健康无小事,不适早就诊!

(检验科 王媛媛)

(卡通插图来源:文心一言AI合成)

  • 标签: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