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科室动态

【大兴院区】大兴院区+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今日正式入驻大兴院区!

来源:大兴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5-08
字号:+-14

新地址、新起点、新发展

  历时三个多月的规划与筹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病房于5月7日正式在大兴院区启用。启用首日,病房便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北大医院速度”:高效收治了32位患者,并顺利开展15台手术,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北大医院在医疗资源调配与专业团队协作上的卓越能力,更标志着大兴院区在耳鼻咽喉头颈疾病诊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至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门、急诊和住院均在大兴院区开展服务。

未标题-1.jpg

  5月7日上午,医院领导班子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团队齐聚科室新址。党委书记姜辉,院长杨尹默,副院长李航,院长助理、工程处处长孙浩林,院长助理、大兴院区执行院长张崔建,党委委员、党院办主任史楠以及职能处室的相关领导参加了病房启用仪式,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共同见证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病房于大兴院区启用的重要时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曾镇罡主持启用仪式。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刘俊秀在发言中提到,大兴院区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病房42张床位是科室发展的新起点,病房的启用也标志着学科发展正式步入新征程。他特别感谢医院领导的鼎力支持和各职能处室的大力帮助,并表示未来将在注重提质增效的同时,充分加强学科间联动协同,助力双院区高质量发展。

图片7.jpg

  杨尹默院长在总结中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向耳鼻喉咽喉-头颈外科表示热烈祝贺,希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新病房、新环境、新院区中迸发出更强大的发展活力,带动本学科各亚专业质量整体全面提升,为院区高质量发展与医疗服务提升方面贡献科室力量。

图片8.jpg

  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病房的启用,犹如一剂强心剂,为大兴院区多元化、综合化学科发展注入了又一新的动力,使其学科建设更加完善、更具活力。同时,这一举措也将区域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推向了新的高度,为周边患者提供了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保障。医院将以此次启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学科风采

  北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立于1920年8月。历经百年发展,已涵盖耳科学、鼻科学、咽喉科学、头颈肿瘤科学及听力学等专业,以头颈肿瘤规范化、治疗微创化成为国内具备强大学术影响力的高水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室。

  ● 鼻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1985年正式设立全国第一家变态反应专业门诊,并开展过敏性鼻炎免疫治疗,对过敏性鼻炎及其相关疾病的诊疗已形成完整体系——过敏性鼻炎综合诊疗体系,并与皮肤性病科、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成立变态反应联合门诊,同时与疼痛科、中医科开展过敏性鼻炎多学科综合诊疗,为患者提供精准、全面、有效、系统性治疗。

  自1994年引入鼻内镜技术后,目前每年开展鼻内镜手术约800余例,可完成传统鼻内镜下慢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及鼻腔泪囊吻合手术等。鼻颅底手术团队常规开展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鼻内镜下眶减压术、鼻内镜下前中颅底病变切除术,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及脑脊液漏修复术等。

未标题-2.jpg

鼻内镜下前颅底肿瘤切除

未标题-3.jpg

刘俊秀主任团队国内领先的鼻腔支架技术

未标题-4.jpg

联合眼科开展完璧式甲亢突眼眶减压手术

   耳科

  可完成中耳炎、耳聋、眩晕及面瘫的综合治疗;耳微创外科,耳内镜及显微镜手术治疗;人工耳蜗植入,骨导助听器植入;耳肿瘤的手术治疗;搏动性耳鸣手术治疗;梅尼埃病外科治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等。

  作为国家卫健委新生儿听力筛查单位、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及国家挽救性项目人工耳蜗定点植入单位,拥有婴幼儿/儿童电生理客观测听、行为测听、言语测听技术,能为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全面听力诊断、言语能力评估、康复支持

   咽喉-头颈外科

  率先在国内开展颈外入路和内镜下保留喉功能的喉癌、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切除术,特别是内镜下激光和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长期开展颌下腺、腮腺及甲状腺外科手术切除,声带麻痹的嗓音重建,儿童及成人睡眠障碍的综合治疗。依托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大医院的综合实力,已组建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的MDT诊疗团队。

图片14.jpg

图片15.jpg

  (大兴院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