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神经外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神经外科

科室动态

【学术交流】新介入诊疗中心启用,引领脑血管病精准治疗新时代——北大医院举办神经外科脑血管病论坛

来源:神经外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7-15
字号:+-14

  7月11日至12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办的“神经外科脑血管病论坛暨脑血管病外科治疗继续教育培训班”在北大医院大兴院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神经外科各专业领域的专家,通过前沿学术分享、疑难病例讨论及新技术展示,推动了大兴周边地区脑血管病诊疗水平的协同发展。

图片1.jpg

大兴院区:创新赋能,打造高效医疗平台

  论坛开幕式上,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副院长贾英雷系统介绍了院区的发展成果。大兴院区以“大专科、小综合”为核心理念,重点建设了介入治疗中心、肿瘤医学中心等特色学科群,并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资源高效整合。2024年数据显示,院区门急诊量突破64万人次,手术量近万台,医疗质量指标持续优化,如会诊及时率提升至98%,床位周转效率显著提高,为大兴院区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图片2.jpg

神经外科:70年积淀,技术引领未来

  神经外科主任伊志强教授回顾了科室自1954年以来的辉煌历程。作为国内神经外科的重要基地,科室在脑血管病、颅脑肿瘤、功能神外等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并配备了国际领先的诊疗设备,如ROSA机器人、神经导航系统等。2023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脑血管病方面,2024年神经外科共实施介入手术800余例,其中颅内外支架置入30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130例、动静脉畸形栓塞60例及全脑血管、脊髓血管造影、富血运肿瘤造影及栓塞330余例。此外,伊志强主任特别提到,科室今年成功完成全球首例128通道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术,标志着其在神经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图片3.jpg

学术盛宴:聚焦前沿,共话诊疗新方向

未标题-1.jpg

  论坛特邀北京天坛医院姜除寒教授分享《瘤内扰流装置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详解国际新技术。北大医院神经外科伊志强、段鸿洲、张扬、李良、张家湧、李春伟等6位专家,分别就脑血管病介入支架治疗、颅内外搭桥手术、脑血管病相关颅内压增高的诊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颈内动脉剥脱术以及复杂颅内动脉瘤多微导管栓塞技术等专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内容覆盖脑血管病诊疗全链条。此外,8位来自周边医院专家带来的疑难病例引发热烈讨论,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参考。

重磅亮点:介入诊疗中心揭幕,GE IGS 6 AutoRight双C正式启用

图片4.jpg

  会议期间,伊志强主任带领全体参会者参观了大兴院区全新落成的介入诊疗中心,并隆重揭幕了GE IGS 6 AutoRight双C臂血管造影系统的启用仪式。该设备以其智能定位、高清成像和低剂量辐射等优势,将成为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的“利器”,进一步推动精准化、微创化治疗的发展。未来,中心将依托这一先进平台,开展更多高难度手术,惠及周边区域患者。

图片5.jpg

共谋发展:强化区域协作,提升整体水平

图片6.jpg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大兴及周边地区的50余名神经内、外科及介入领域医生参与。通过学术交流与实地参观,与会者不仅加深了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了解,更建立了长效协作机制。北大医院神经外科将继续发挥国家级重点专科的引领作用,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学科融合,促进区域医疗资源整合,携手同行共同书写脑血管病诊疗的新篇章,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神经外科)

  另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11位专家入驻《名医值班室》开展脑血管病公益周义诊

  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基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积极响应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名医值班室》公益行动,组织11名骨干专家于7月14日至18日开展“脑血管病公益周”线上义诊活动。

  本次义诊由科室主任伊志强教授领衔,涵盖脑血管病介入治疗、颅脑肿瘤、功能神外等亚专业领域。专家团队将通过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两大平台,为全国患者提供免费在线咨询,解答脑血管病预防、诊疗及康复问题,尤其惠及医疗资源薄弱地区患者。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长期致力于技术创新与公益服务。此次参与《名医值班室》“主流平台+公益义诊”模式,旨在进一步缩短医患距离,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以实际行动践行“全民健康”目标。

  义诊时间:2025年7月14日-18日(全天)

  参与方式: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支付宝搜索“医疗健康”进入《名医值班室》专栏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