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检验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杏林芬芳】薪火相传,铸就实验诊断学教育教学不朽丰碑

——“十四五”规划教材《实验诊断学》第五版问世的历史回响与时代使命

来源:检验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7-15
字号:+-14

图片16.jpg

  今年5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十四五"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实验诊断学》第五版正式发行。这部凝聚三代教育工作者心血的教材,不仅是一部教学工具,更是一部记录中国实验诊断学教育发展历程的活历史。从第1版到第5版,在二十余年的时光里,一代代教育工作者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将实验诊断学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持续创新,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医学人才。这部教材的演变史,恰是中国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教学团队对实验诊断学教育事业的无悔坚守与执着追求。

  一、砥砺奠基:师者如烛照前路

图片17.jpg

图片18.jpg

  时间回溯到三十多年前,当时的中国医学教育正处于转型期,实验诊断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其教学内容和模式亟待系统化、科学化。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王淑娟教授(全国知名实验诊断学家、检验医学家)等老一辈医学教育家以其前瞻的学术视野,开始搭建实验诊断学学科的基本框架,最早将“实验诊断”从高等医学院校教材《诊断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主编写了中国第一部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实验诊断学》。随后,王淑娟教授的学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朱立华教授又主编了另一版《实验诊断学》。这两本教材均由北京医科大学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出版,当时引领了我国实验诊断学教材教学发展方向。

图片19.jpg

  2000年初,国家教育部提出教材编写和教材建设百花齐放的方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联合全国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编写一套以大学本科5年制为基础的医学生教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王建中教授从王淑娟、朱立华教授手中接过教学重任,毅然扛起了《实验诊断学》主编的重担,冯珍如、袁家颖教授也做为编委,参加了教材的编写工作。初创时期的艰辛至今令人感慨:是按照以前的模式编写,还是遵循临床医学发展趋势开拓创新之路?王建中教授选择了后者,这一选择就是20多年的坚持不懈与创新发展。首版《实验诊断学》教材的问世,填补了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实验诊断学》本科教育教材的空白,尤其是创新的编写模式更适合临床医学生的教育教学思路,很快得到全国实验诊断学教师与学生的高度评价,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传承创新:薪火燃烧的接力

  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实验诊断学》教材也随之迭代。从第二版到第四版,每一次修订都是一次自我超越的过程。主编带领团队密切关注国际前沿,将分子诊断、精准医学等新内容及时纳入教材;同时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学生学习需求,不断优化知识呈现方式。这一阶段,教材建设呈现出鲜明的特色:既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强调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既传承经典诊断理论与方法,又积极吸纳最新科研成果。尤为可贵的是,教学团队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器官系统疾病实验诊断为主线"的教材编写模式与教学新模式。这一创新彻底改变了按检验技术分类的编写与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系统掌握实验诊断的逻辑和应用。教学模式的革新带来了显著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明显提升。这一模式随后被全国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借鉴采用。

  教材编写过程也是人才培养和教学传承的过程。王建中主编特别注重教学梯队建设。从第二版开始,当时科室青年骨干教师屈晨雪就担任编委,这种传承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是教育理念、学术精神和师德风范的全面熏陶。

  如今,当年跟随王建中主编学习的屈晨雪教授已成为第五版的副主编;王建中主编的学生---邢莹副主任也已担任编委,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这种三代传承的师资结构,既保证了学科发展的连续性,又注入了创新活力。

  三、教育典范:教研相长育英才

  《实验诊断学》教材建设的过程,也是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典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教学团队始终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的良性循环。这种教研相长的模式,使教材内容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鲜明的实践导向。通过引入典型案例分析、设计探究性实验、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构建知识。第五版教材在每一章临床疾病的实验诊断中特别增加了“临床案例”,“基础回顾”和“知识拓展”等内容,并延续“疾病实验诊断策略”和创新诊断技术章节,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时代召唤:新起点上的使命征程

  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生物医学技术突飞猛进、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高期待,都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这些变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的教学团队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正在积极探索融合与创新等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为教材的下一版修订积累经验。

  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与引领。优秀的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教育理念的体现和教学经验的结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的教育工作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当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接过还带着油墨气息的《实验诊断学》第五版新书,手指抚过主编、副主编和编委栏中的名字,应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交接—那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教育血脉的延伸。

  《实验诊断学》第五版的出版发行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我们相信,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教学团队在几代人奠定的坚实基础上,通过后来者的不懈努力,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提升我国实验诊断学教育教学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做出更大贡献。薪火相传的教育火炬,必将照亮更多医学学子的成长之路。

  (检验科)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