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学术交流】交叉碰撞,探索前沿,以友辅仁,以学促思

——放射治疗科与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联合举办学术交流会

来源:放射治疗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3-07
字号:+-14

  为了进一步推动科研工作进展,切实增强研究水平,我院放射治疗科不定期邀请相关学科学者进行讲座,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及前沿进展。2022年2月24日,放射治疗科邀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李思颉教授就“远隔缺血适应”专题作了讲授。

图片8.jpg

  李思颉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团队在远隔缺血适应领域的研究历程和主要成果。团队创始人、著名生理学专家吕国蔚教授早在1963年就突破缺氧适应的传统观点,提出缺氧组织适应(缺氧预适应)的新概念并加以验证。之后,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开拓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系统揭示了缺氧预适应的抗缺氧/抗应激效应、内在机理、进化基础和临床应用前景。在低氧预适应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方面,构建了以抗低氧/抗应激基因(AHG/ASG)、抗缺氧因子/抗应激因子(AHF/ASF)为核心的神经保护机制体系。

图片9.jpg

  接着,李思颉教授介绍了远隔缺血适应的应用现状。目前,远隔缺血适应主要的应用场景是缺血相关疾病的治疗,如颅内动脉狭窄、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等。团队发表的多项研究表明,远隔缺血适应能够显著降低颅内大动脉狭窄卒中发生和复发率,显著改善脑小血管病导致的认知障碍,显著降低颈动脉支架患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并且对80岁以上老年患者同样安全有效。

图片10.jpg

  最后,李思颉教授重点介绍了远隔缺血适应在肿瘤诊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心血管疾病是抗肿瘤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肿瘤心脏病学成为肿瘤防治领域的新热点。目前,远隔缺血适应已经尝试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心脏保护,有研究提示,蒽环类化疗药的心脏毒性通路与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路相同,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通路中也发现了再灌注损伤中活性氧形成的病理激活、钙超载和线粒体呼吸的改变,这为远隔缺血适应用于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提供了潜在的理论依据。

  在谈到远隔缺血适应与放射治疗联合时,李思颉教授表示,目前并没有很好的研究成果出现,应尽早在该交叉领域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李教授所在团队以“远隔缺血适应”这一实验模型出发,60多年来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发表了数十篇SCI文章,并申报了多项国际和国内专利,实现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这些经验引发了与会医生的热烈讨论,纷纷从各自的研究方向出发与李思颉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今后,放射治疗科还将与兄弟医院的交叉学科展开更多的科研交流,碰撞科研火花,探索科研思路,扩展学术视野,促进多学科交流。

  (放射治疗科)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