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医海撷英】呼吸病房---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

来源: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1-28
字号:+-14

  近日,各个短视频网站多位UP主都在开着一个“玩笑”,呼吸内科正在“统治”各个医院,全院人员支援呼吸内科,外科大夫翻出了自己的内科书、听诊器,眼科、耳鼻喉科、骨科、麻醉科……,全院都是呼吸内科大夫,呼1病房、呼2病房、呼3病房……,各种后勤科室全力支援呼吸科,各种治疗新冠的药物、医疗设备,诸如监护仪、指脉氧仪、呼吸机、经鼻高流量仪器源源不断进入呼吸科,此种情况也发生在北京大学第一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从没有那一刻,觉得呼吸科如此重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常态情况下仅有一个小小的呼吸病房和一个监护室。然而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刻,医院党委和行政班子果断决策,加开多个呼吸临时病房和临时救治监护室,提出对新冠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则全员动员,既保证了门诊患者的就诊需要,还要在各个新冠收治单元承担主要救治任务,同时需满足全院的会诊要求,可以说小小的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承担起了我院新冠救治的重任。

  程渊主任医师临危受命,带领郭翠艳、唐海燕、郭芳芳、田文娴四位年轻的主治医师,及内科轮转住院医师和护理团队,以呼吸病房为基地,承担起了除监护室之外的许多重症患者的救治。在全院最早开始收治新冠重症患者,截至1月19日,已经收治新冠患者123名,有创机械通气12人,无创/高流量43人,也大量收治由各科ICU转入的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虽然脱离了有创呼吸机,但由于基础疾病多,这些患者的呼吸支持治疗、气道护理、基础疾病治疗工作仍非常繁重。可以说呼吸病房是收治新冠患者人次最多,病情最复杂的病区,而且大部分患者康复出院。

  自2022年12月16日,作为我院最早开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当时病房医护人员大批感染,人员严重不足,最少时仅2位住院医师,2位主治医师,4位护士,管理病房危重症患者,每天都有抢救,在人员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做到了应收尽收,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在体温正常后迅速返岗投入救治工作。在有丰富新冠肺炎救治经验的科室领导、病房主任带领下,快速制定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救治流程和培训,从每日交班强调每位重症患者的氧合情况,到确确实实的保证每位患者俯卧位通气的实现,最短时间内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救治团队。

50.jpg

呼吸病房日常早交班

  唐海燕主治医师——不“普通”的呼吸科主治医师

  此轮疫情前,她的工作非常按部就班,呼吸科日常收治肺癌、肺间质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阴影原因待查等常见呼吸科疾病是呼吸病房的日常工作。12月初,疫情突起,呼吸病房理所当然地成为新冠危重症收治的首要场所,其实不只是外科大夫在学习,呼吸科大夫也在学习如何及时、准确地治疗新冠危重症患者,此轮疫情前我国的疫情控制非常优秀,新冠患者几乎不会出现在综合医院呼吸科,过去三年,她表示甚至只是在门诊见过一例新冠康复患者,对于新冠的认知也是仅限于各个指南、文献、网络。

  在谈到这一个月印象最深的患者时,她说收治的第一个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是一位80岁的老爷子,老爷子本身是一位肺腺癌的患者,本身也是近些年肿瘤靶向药物进入医保的获益者,他长期应用奥西替尼靶向药物治疗,还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平时生活自理,还可以去公园遛弯,此次感染彻底击垮了老爷子的身体及精神,我们平时常常告诉学生,呼吸困难是一种极其恐惧的感受,这种恐惧在老爷子身上提现的淋漓尽致,这份恐惧导致他不太配合治疗,甚至连进食都困难的,经过积极的抗病毒、俯卧位通气、氧疗等治疗,患者的各种指标持续恶化,需氧条件逐步提高仍不能维持氧合,患者出现了谵妄、躁动,甚至攻击倾向,经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领导下的医疗组,迅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经过地塞米松、托珠单抗、经鼻高流量氧疗支持、俯卧位通气、营养支持,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终于在春节这个团圆的节日出院回家。

  郭芳芳主治医师——逝者已矣,来者可追,救死扶伤,初心不忘!

  记得有一位患者,刚刚从新冠感染危重型中康复,却又不慎骨折,需要紧急手术。当时重症监护室可谓是一床难求,面对麻醉科提出的“术后需入监护室密切监护”的要求,主治医师信心满满地表态:“要什么监护室!我们就是监护室!”后来这位患者迅速进行了复位手术,一周后顺利出院回家。

  为了更好地了解所有患者的病情和发展情况,每日的晨交班由先前的10分钟延长至30分钟。每位管床医生需要详细交接患者的诊断、分型以及最重要的治疗情况,包括氧疗的方式、不同状态如平静时或活动时的脉氧饱和度、俯卧位通气时间是否达标等,由此上级医师能及时发现病情的分水岭并作出针对性的处理。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如此密切的监测和评估下,第一波患者依次出院。来呼吸科支援的李可医生,看到她的一个危重型患者臧叔叔步行走出病房时,百感交集。臧叔叔入院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困难,语不成句,李可医生甚至来不及仔细了解病情,便开始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很快就把患者转入呼吸监护室治疗。当患者在监护室治疗好转,转回普通病房以后,李可像呵护自己的亲人一样,细致入微地继续观察救治。结局皆大欢喜,患者和家属双手合十,牵着手步出了病房。

  危难之际,见真情。当医护紧缺时,很多患者家属承担起了一部分照护的责任。他们从零开始,学会了看心电监护,知道了第一行是心率,第二行是血压,第三行是指氧饱和度——是患者的命根子。他们学会了如何协助患者翻身,学会了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证俯卧位通气的舒适性,甚至我多次看到家属自己开始和结束雾化治疗,他们说“没事你们快去忙,这个我已经看会了,你们忙去吧”。患难之交,生死与共。在日日夜夜的救治中,医护和患者、家属不再是简单的医患关系,我们成了战友、朋友,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承担失去的痛苦。

  郭翠艳主治医生--“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作为呼吸病房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负责的都是病房内病情最复杂、合并症最多的患者。2023年元旦,因危重患者救治压力大,医院临时要求元旦当天,病房工作人员正常到岗上班。前一天中午才回到300公里外的家中探望刚刚感染的父母身边,3-4小时后,接到“命令”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归程。

  田文娴主治医生 -“在困难和压力中不断学习” “病人的认可是最大的动力”

  下病重、上监护、记出入量、上无创呼吸机,重症的病人特别多,工作压力几乎是翻倍,连监护和输液泵都不够用了,更不用说无创呼吸机和经鼻高流量,积极多方协调支援。有危重病人需要插管但是等不到监护室床位,就插管之后在病房继续救治,多的时候同时有4个插管病人,俨然是一个重症监护室,有时病区同时有两三个病人在抢救,在最忙碌的时候,白天办公室都没人,因为医护不是在病人身边抢救就是在抢救的路上。有轮转的一线住院医师感慨:我才来俩星期,抢救的次数比去年1年都多,真是长见识。

  “我憋气明显好了,以前都说不了完整的句子。”“老爷子终于不发烧了,吃饭也多了,太好了!”“我明天真的可以出院了?”...很多病人经过治疗好转了,脸上的笑容,一句句感谢的话让我们的疲累一扫而空。但是也有一些结局不那么美好,有个危重型感染的老爷子经过各种药物的积极治疗以及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病情依然没有好转,在他与疾病顽强斗争的时间里,管床医师和主治医师反复尝试俯卧位通气,不断调整呼吸机模式及参数想去努力提升他的脉氧,一守就是数个小时。他们在病人身上倾注的每份心思与努力病人家属都看在眼里,虽然没能等来好的结局,彼此心中无憾。后来家属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因为在这个不能被忘却的凛冽寒冬,多了份感动与温柔。

  程渊主任医师-抗疫老兵再出发

  程渊主任医师作为参加过武汉新冠疫情、西藏疫情救治的抗疫“老兵”,拥有呼吸病房医护团队中最丰富的新冠肺炎救治经验,从12月19日开始临时作为呼吸病房主任开始。对病房所以医护进行重症新冠救治的培训,包括抗病毒药早期使用、呼吸支持治疗、抗凝治疗、俯卧位通气治疗等等,根据新冠疾病特点,改变医护交班的侧重点,病房每位医护均能了解所有重症患者的俯卧位通气执行情况,氧饱和度,尤其是活动状况的氧饱和度,避免“沉默性低氧”导致的猝死事件发生。在疫情高峰来临后,为满足新冠及其他患者的就医需求,他也继续坚持门诊工作,需求患者人数太多,他给每个有需求的患者认真诊治,每单元接诊人数平均50至60人次,最高的一次竟然达到76人,往往要夜里才能结束下午的门诊工作,其中不乏大量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同时也要兼顾非新冠患者的正常诊疗工作。

51.jpg

52.jpg

2023年元旦,医生返岗坚持工作

  张利护士长—最佳呼吸护理团队

  在新冠重症救治的过程中,护理团队的作用跟医疗团队同样重要,2022年12月,北京市新冠感染人数急剧增加,护理人员也因感染相继倒下,呼吸病房在院患者23人基础上,4名护士需要每天平均完成收治7名新冠阳性患者的护理工作。张利是呼吸病房的护士长,作为护理团队的领导者,当仁不让奋斗在一线工作,在疫情初期护士人员极度缺乏,大家往往是带病坚持工作。此时她也不幸染病,而她为了工作,自己住进了“病房”,成为一名坚守工作岗位的特殊“患者”,她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无疑对全体工作人员是一份无言的激励!随着新冠感染重型患者的增加,护理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医院紧急从各个科室调配护士支援呼吸内科。由于支援的护士来自不同的科室,对于呼吸科的常规护理操作不熟悉,为了高质量地执行医生的诊疗方案,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安全,张利护士长带领呼吸病房护理团队第一时间对支援的护士老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以保证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流量氧疗、呼吸机的使用、气管插管的床旁配合、俯卧位通气治疗等培训通过现场讲解、视频教学、模拟演练等方式向全体老师进行培训。

53.jpg

俯卧位通气教学

54.jpg

呼吸机管路连接的培训

  不同患者的俯卧位通气、人工气道的管理、各种氧疗方式、患者病情变化的监测……护理工作变得既琐碎又复杂。面对高龄且配合不佳的患者,护士更需要耐心地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治疗的信心。面对患者的各种管路,护士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确认,保证患者的每一条生命通路连接固定良好,保证患者在危急情况下可以得到有效救治。面对一次次抢救,护理团队与医生团队拼尽全力及时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

55.jpg

工作日常

56.jpg

协助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

  为了缓解大家紧张的情绪,护士长带领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开展“执笔送福,迎新春活动”,不仅医务人员得到了放松,同时也给病房带来了欢喜的节日气氛,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57.jpg

  呼吸病房护理团队与各科室支援的护理同仁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积极投入到新冠患者的救治中,为保障每一位患者的治疗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58.jpg

护士为化疗患者进行静脉输液

  气管镜室--为重症患者提供气道保障

  气管镜室作为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的一个治疗及护理单元,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中肩负使命,快速、积极、有效的对每位患者的提供诊断及救治工作。有些新冠肺炎病人痰液非常粘稠,容易堵塞气道,合并了细菌感染后可能引起坏死性支气管炎,整个气道粘膜糜烂,更容易形成痰痂。常规的排痰、吸痰措施是无法达到治疗要求时,可以经气管镜吸引,保护患者气道,加速康复。

59.jpg

床旁行气管镜检查

  保障肺癌患者诊疗需求

  为了保障肺癌患者的顺利治疗,我科肺癌团队,根据最新国际指南,迅速制定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肺癌患者的治疗流程和规范,确定肺癌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治疗方案。在保障肺癌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我们整合科室有限的资源,开设了临时日间化疗病房(呼吸睡眠监测室),将化疗患者与新冠感染患者分病区进行管理,既保障了患者能够按周期疗程完成治疗,也能让尽可能多的新冠感染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近1月内,约100多位肺癌患者顺利而安全得到治疗。

  由于疫情影响,许多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治疗均被推迟,在新冠疫情高峰暂缓的情况下,在科室领导统一部署下,呼吸病房又逐步开展各种临床工作,为门诊患者提供胸腔穿刺、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镜肺部疾病诊治、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局部消融等等,解决了大量患者的临床需求。

60.jpg

逐步开展非新冠患者的支气管镜工作(图为治疗一例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

  值得让人尊敬的,是整个社会的井井有条、齐心合力,生与死的面前,才显得如此平凡而伟大。

61.jpg

收到的锦旗

  (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