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公众入口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管理之道】从“多劳多得”到“优绩优酬”,精细化管理开启绩效改革新篇章

来源:运营管理处 韩晓宁 发布时间:2023-10-13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a1.jpg

  自今年初医院制定“精细化管理”年度发展目标以来,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上半年的医疗工作量提升超过20%,绩效部门及时跟进,“医疗增量奖”季度发放,职工获得感稳步提升。在工作量取得进步的同时,北大医院人不忘牢牢抓住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提质增效,迎头赶上。为了充分发挥绩效激励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指挥棒”作用,促进医院“国考”成绩的不断提高,10月9日下午,医院召开多部门绩效研讨会。院长杨尹默、副院长李航、副院长王鹏远、总会计师李敬伟出席,会议由王鹏远副院长主持。

a2.jpg

  运营管理处处长韩晓宁介绍了即将在14个试点科室推行的绩效改革方案。医院现行绩效方案工作量指标占比较大,而新绩效方案将设立“质量”考核系数,结合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个性化促进科室运营质量改进。按新的运营管理需求,新方案还强化了收支结余和DRGs管理。

  随后,财务处处长王向宜、医保处处长于飞、医学装备处处长张璐璐、药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周颖分别介绍了医院各学科的收支、DRGs、设备耗材使用和合理化用药方面的详实数据,为绩效改革的指标设置提供了充分的参考依据。医务处、门诊部、教育处、科研处、病案与临床数据中心等部门也分别对绩效方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李敬伟总会计师指出,现行绩效方案中对不同医疗项目给予不同绩效比例,是考虑了不同性质工作的成本不同,部分遵照了相对价值比率法(Resource 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RBRVS)。在未来绩效方案中,更要从全局着眼,精准鼓励高质量、高水平、优绩效项目发展,整体提高运营效率。

  李航副院长指出,绩效方案抓好“少数关键指标”,要奖得明白、罚得清楚,导向明确、科室目标清晰,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指挥棒”作用。同时,多部门的管理数据也要像检验科一样报告“危机值”,常态化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进而组织分析讨论并整改。

  王鹏远副院长指出,绩效工作要紧紧围绕医院的发展战略,又要让职工有获得感。上半年医疗工作量明显提升,绩效也有相应增量。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把高质量指标落实到科室考核里。不仅要“多劳多得”,更要“优绩优酬”。对科室的考核是多维度多指标的,管理上需要多部门无缝衔接、密切合作。

a3.jpg

  杨尹默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通过全院员工的共同努力,我院上半年工作成绩喜人,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国家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我院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近几年的成绩不容乐观。医院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对于绩效激励机制,第一,要充分发挥“国考”的导向作用,评价“优绩”,给予“优酬”。不同的学科用不同的指标体现,CMI、入院人数、住院患者手术占比、三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预约时间等将成为内科体系、外科体系和医技体系的质量评价依据。第二,引入DRGs数据,根据不同学科的病组特点,在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医院管理等因素影响前提下,奖励“盈余”和“减亏”,建立客观、科学、可量化、可追溯的评价指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体现精细化管理,杜绝简单粗暴。建立从单个维度少数指标到多个维度多个指标,从单向评价到纵向立体评价的量化绩效考核体系。结合各科室的学科特点和发展水平差异,拿出“一科一策”的管理办法。

  此次会议,明确了下一阶段绩效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也开启了多部门联动的管理模式。医院拟于10月底在14个试点科室先运行新方案,待经验成熟再全面推行。在精细化管理推动的管理“效量”提升、“优绩优酬”激励下,全体北大医院人将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运营管理处  韩晓宁)

  • 标签: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