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院110周年。近年来,随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跑上了快车道,北大医院也在各项事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25年第一季度,医院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在医疗技术革新、门诊服务提质、科研平台建设、智慧管理升级等领域全面发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从门诊量突破新高到新技术临床应用捷报频传,从有组织科研管理到“全院一张床”,全院上下正以时不我待的拼劲、勇立潮头的闯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不断加速,谱写出生机勃勃的“春日奋进曲”。
首季接诊创新高,服务升级暖人心
为积极响应患者就诊需求,在医院的统一部署下,医疗相关部门精准统筹资源,优化出诊规划。门诊部高效协调,各科室紧密联动,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全力增加医疗供给。
2025年第一季度门诊接诊人次为962,596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为16.92%。单日最高接诊人次达16,364人次。各科室主动增加额定号数近3000个,新增专病门诊89个,新增MDT门诊3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MDT(多学科)门诊,过敏性鼻炎中西医联合MDT(多学科)门诊,腰背痛中西药协同诊疗MDT(多学科)门诊。
2025年第一季度互联网医疗服务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第一季度总服务量达到44,441人次。 从1月的13,274人次增长到3月的17,045人次,整体增幅达到28.4%,其中3月互联网门诊单月接诊人次、接诊医师人数、接诊单元数均创下历史新高,体现出患者对线上医疗服务的认可度和依赖度正在持续提升。同时,互联网诊疗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活跃科室数量从1月的28个增加到3月的32个,如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也开始提供互联网诊疗术后随访服务。其中泌尿外科和甲状腺乳腺外科的月度接诊量增幅分别达到68.2%和30%,体现出外科线上服务的巨大潜力。
接下来,医院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可及面积,让更多患者能够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技术革新,彰显医院厚道担当
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北大医院始终不断探索医学前沿,积极引入和开展新技术,为患者带来更优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新技术开展过程中,医务处积极组织专家论证,严格把控技术准入标准,确保新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协调各科室之间的资源配置,为新技术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
近期,我院涌现了一批新技术:神经外科段鸿洲教授团队成功为两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该手术创新性地通过建立新的引流通道,增强脑内代谢废物的清除,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开辟了新方向。在危重症心脏病治疗领域,我院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心脏外科王进教授团队牵头多个临床科室,为一位同时患有冠心病、严重三支病变等多种复杂心脏疾病的患者,实施了冠脉搭桥联合长期左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植入的创新治疗方案,体现了我院在危重症心脏病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2月27日,神经外科伊志强教授团队成功为一位四肢瘫痪的30岁年轻男性患者完成“北脑一号”脑机接口植入,实现用思维操控机械臂自主饮水,这是全球首例半侵入式128通道高通量柔性无线脑机接口植入的患者。
未来,北大医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加大对新技术的支持和推广力度,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医疗质量,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全院一张床,开拓双院医疗新局
近日,北大医院正式启动“全院一张床”智慧医疗管理模式,将大兴院区试点成功的经验推广至中心院区。该模式以“哪里有床住哪里,医生跟着患者跑”为核心理念,结合病情优先级进行跨科收治,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床位资源分散、患者等待时间长的问题。
为确保“全院一张床”模式在中心院区顺利落地,筹备团队自2月26日启动相关工作以来,紧锣密鼓推进各项前期准备。医务处组织召开专项筹备会,召集护理、人力、信息、总务、工程等多部门负责人共同研讨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筹备团队深入临床一线,与各科室医护人员面对面沟通,充分听取意见,对病区布局、床位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同时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优化患者入院、转科、出院全流程,完善跨科收治流程。经过32天的紧张筹备,中心院区入院准备中心于4月1日正式开始试运行,并展现出新模式的高效性。
创新管理,筑牢发展新支撑
为了快速推动医院科研工作发展,2025年工作研讨会后,医院党委牵头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由医院主要党政负责人亲自抓科技创新,聚焦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顶层布局研究架构、调整科研管理模式、整合优化平台功能,提出设立临床医学研究部,改革科研处,建设统一科技大平台。全新的管理部门“临床医学研究部”于2月19日正式成立,这充分体现了医院党委对临床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临床医学研究部将依托专业服务指导和系统平台支撑,全过程保障、全方位促进高水平临床研究。
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2025年初启动了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和青年学术骨干评选工作,为每位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提供专项支持资金,每年20万元,资助周期为4年;为每位青年学术骨干专项支持资金,每年10万元,资助周期为4年。医院还为青年学术骨干配备了学科建设责任教授,优先推荐他们申请人才项目、培训项目以及对外交流、科研项目,优先推荐他们进入相关委员会或青委会,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管理岗位锻炼的机会。
今年年初以来,为紧密结合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内容等政策指引以及我院年度发展战略定位,医务处、运营管理处等部门对科室考评相关指标及绩效方案进行调整,从促增量、提质量、精运营、强口碑、优结构全方位协助科室明确“路在何方”。
除此之外,医院还完成了住培基地的评估和电子病历五级评审工作,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了根基。
庆祝百十周年,谱写时代新篇
作为院庆的华彩篇章,“百十新程,扬帆远航——2025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汇聚国家部委领导、两院院士及国内顶尖医院管理者,围绕党建引领、医疗质控、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议题展开思想碰撞。会议期间还正式启动“生育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医院”的创建,以实绩献礼百十荣光。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源于领导班子以如椽巨笔擘画发展蓝图的远见卓识,更得益于全院职工勠力同心的实干担当。这一串串奋进的足迹,不仅镌刻着现代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更是新时代医者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初心的生动诠释。
2025年对于北大医院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医院党委在今年2月召开的干部培训会上提出,“面向未来,我们不仅要有‘知不足’的清醒,更要有‘不知足’的劲头。”北大医院将继续以凝心聚力为基、以精益求精为擎、以创新破局为刃,用十足干劲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书写新时代公立医院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答卷,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医务处、门诊部、临床医学研究部、科研处、运营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