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新
她是一名扎根临床的护理工作者,1991年8月进入北大医院,已经在护理领域深耕34个年头。随着临床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王影新从一名临床护士逐步成长为具有资深经验的管理者。让我们走近这位白衣天使,聆听她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故事。
一、抗击非典敢于担当
2003年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打破了生活的宁静。当王影新接到立即上前线的命令时,面对未知的危险,她没有丝毫犹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临床经验丰富、技术操作熟练的骨干护士,她深知职责所在,家人的信任与支持也给了她义无反顾投身一线的勇气。
那时,她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病房里日夜穿梭,关注患者的每一丝变化,用温暖的话语和坚定的眼神给予患者力量和希望。两个月抗击非典疫情的工作经历让她成为一名火线入党的党员,用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诠释着一名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二、乳腺专业创新特色
2008年底,王影新从胰腺肝胆病房来到甲状腺乳腺专业病房担任护士长。面对新的专业、新的挑战,她探索和构建了基于个案管理模式下的乳腺癌全程管理路径,为乳腺癌患者的全人全方位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针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这一难题,她设计并制定淋巴水肿预防管理路径,应用院内和院外干预的方式有效预防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同时,培养淋巴水肿治疗师与乳腺外科医生一起建立医护联合乳腺康复门诊,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提供治疗和延续护理服务。为保障乳腺癌化疗患者血管通路的安全,王影新在北方地区首创经外周静脉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技术,有效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床位周转率,也发挥了静疗专科护士的优势。
在担任护士长的14年里,她用严谨求实的管理作风、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扎实牢固的理论知识、精湛熟练的护理技术,带领护理团队不断进步。2019年荣获北京市优质护理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获得国际护士会图片类健康教育二等奖。
三、新冠疫情甘于奉献
2022年,王影新告别了深耕多年的甲状腺乳腺外科,来到五官科开启护理管理工作的新征程。中层管理的责任与挑战,与临床护士长的职责截然不同,她在探索中不断学习、稳步前行。
同年12月,新冠疫情汹涌而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出现疑似病例。作为刚到五官科履职3个月的“新兵”,她临危不乱,第一时间与感控处、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协调、并肩作战。在封闭病房、转运患者等各个环节中,她始终冲锋在前,坚守岗位。那段特殊时期的高强度工作之余,王影新还用温暖的关怀与鼓励,抚平同事们的焦虑与不安,帮助大家克服了封闭期间的重重难关。这份无私奉献与果敢担当,赢得了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由衷认可与敬佩。
四、大兴院区勇挑重担
2023年春天,大兴院区的建设进入关键时刻。新院区的启用工作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大兴院区顺利开办,护理部成立了大兴专班,作为专班小组成员的王影新多次往返大兴院区现场勘查,历经春、夏、秋三个季节,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汗水浇灌每一个角落。
10月23日,王影新进入医政部护理业务组筹备大兴院区开办工作。她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组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核查开业设备清单、建立标准化病房、标准化诊室、接收开业物资设备……在筹备过程中,王影新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例如物资发放数量庞大、设备安装调试的问题、人员培训的难题等等,都曾让她感到压力巨大,但她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护理部强大后盾的统筹协调和护理业务组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大兴院区33个护理单元历经6个月全部顺利开办,每一个病房的开办都倾注了她与团队成员的心血。整个过程中,她像姐姐般陪伴,又像妈妈般“唠叨”,常听到大家说,“有影新老师在,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五、双院区管理两手抓
2024年,身为五官科科护士长的王影新担任医政部常驻护理业务组组长,开启了“双肩挑”的工作模式。秉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理念,她精准统筹协调,确保医政部护理业务组与临床科室工作齐头并进,精准把握各项任务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平衡性。
面对双重职责带来的挑战,王影新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她采用线上会议、电话沟通等方式,实时回应护士长们的工作需求,及时掌握工作动态、高效解决各类问题。在她的科学统筹下,团队协作效率显著提升,各项护理工作得以有条不紊推进。
在王影新的带领下,五官科护理团队持续深耕服务质量优化。其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团队凭借基于气管切开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创新护理措施,成功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作为护理领域的唯一代表,入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办的“提升医疗质量优秀案例”大赛,并最终斩获优秀奖。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护理团队的专业实力,更是对王影新卓越管理能力的有力印证。
六、学术科研孜孜不倦
在34年的临床工作生涯中,王影新始终坚信,学术科研是提升护理专业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因此,在做好临床护理和管理工作的同时,王影新积极投身于学术科研工作。
作为中华护理学会和北京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努力推动肿瘤护理学科的发展;参与多部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制定,主持并参与多部肿瘤护理共识的撰写;作为护理部肿瘤专业组组长,她积极推动疼痛评估规范在全院的实施和落地;作为科护士长,她带领五官科护理团队不断前行,连续3年获得院内科研基金项目,特别是在2024年,她以基于ePRO平台肺癌化疗期患者消化道症状群干预策略研究获批我院护理学科发展基金(PI)项目,在科研的道路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王影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护理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推动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微光虽小,万丈成炬。王影新的故事是北大医院护理工作者成长的缩影。看似平凡细微的护理岗位,却蕴含着无穷力量,无数北大医院护理人的微光汇聚,照亮了患者的康复之路。三十余载扎根临床,王影新用专业与坚守,在琐碎的日常中绽放职业光芒,勾勒出新时代护理工作者的奋进图景,彰显守护生命健康的使命担当。
(护理部)
上一篇: 【闪·光】田乔:星光下的"超算"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