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采购中心综合管理科科长。今年,这位默默耕耘的采购人荣获医院2024年度"最美员工"称号,而她的故事,就藏在一个个与星光相伴的夜晚里。
“急诊室”里的错峰作战
晚上8:30,上8:30,城市陆续陷入安静的时候,医院行政楼依旧还有几扇窗上,映射出繁忙的工作身影。田乔专注的盯着电脑屏幕上做了诸多标记的采购文件,一条条的进行核对修改。手边不知道第几杯的咖啡早已不再冒热气,桌上摊开的采购需求文件编制说明也被各种颜色的记号笔做了重点标记,看上去醒目甚至有些好看。每天下午五点,当大多数人结束一天的工作准备回家时,田乔作为采购中心立项组的一员,工作才刚刚开始。白天的办公室更像是"急诊室"——各种采购申请源源不断地提交到她手里,临床科室的咨询和催办电话此起彼伏,同事们带着各种采购问题接踵而至,突发性的工作更是像突然拉响的警报器,让她随时处于备战状态。她就像一名采购需求的"守门人",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处理着各种"急诊病例"。直到傍晚,当医院的走廊渐渐安静下来,她才能打开电脑,静下心来投入到这些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中:将白天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将碎片化的需求进行整合,将文件内标记的存疑问题逐条完善修订......
当所有的金额分毫不差的匹配上,当所有标注的问题全部清零时,她仿佛能透过这些文字,看到自己在医院发展中贡献的一砖一瓦,看到采购结果投入使用后患者受益的笑脸。这份需要见缝插针、错峰完成的核心工作,让她成为了医院采购链条中的坚实环节。而这样的加班时光,早已成为日常。
"超算"能力的双引擎
采购中心成立之初,田乔作为具有10年采购管理经验的“前辈”,工作中遇到的采购问题几乎都能给出精准答案,很多可能发生的问题也能够提前预判,因此被同事们亲切的称为“超算”。但田乔自己知道,这所谓的“超算”能力,一方面是工作时间的积累,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中的“好奇心”及“责任心”。
对于一个采购项目,她总会追问一连串的"为什么",直到搞明白项目情况为止。“要先搞清楚项目情况,才能判断采购需求是否合理、是否完善”,这是田乔经常说的一句话,每个“为什么”背后,都可能藏着重要的真相。前段时间采购的一次性耗材,科室报来的需求仅是寥寥的三、四条参数,田乔没有照单全收,而是先依照科室提交的材料进行学习,在草稿纸上画出产品的结构组成,再分部分拆解来学习用途和功能,同时标记出不明白的地方、科室未阐述清楚的需求以及可能会需要补充完善的需求,再带着“好奇心”展开了一系列的提问,最终让采购需求细化成了18项具体的技术参数。
在一次医疗设备维保服务采购中,田乔发现投标供应商的售后响应时间含糊不清。她坚持要求对方明确具体时限,并附带违约条款,同时考察其过往服务记录。最终合同明确约定“2小时到场”,并写入惩罚机制,保证了维修响应的时间,堵住可能影响救治的漏洞。
在她看来,好奇心是发现问题的钥匙,责任心则是解决问题的动力。正是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才能让她在过去的工作中积累大量的经验,而那些被同事们称为"超算"的瞬间,也不过是把过去的经验,用在当下的问题上罢了。
参数条款里的生命温度
在医疗采购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田乔深知手中的每一份采购文件都承载着特殊的分量。这从来不是简单的商品交易,而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郑重承诺,是医院有限资金的最优化配置。每一组参数、每一个条款背后,都凝结着采购人的专业与坚守。
24年那场医疗设备更新攻坚战,至今仍让整个团队记忆犹新。面对108个项目、三周时间的挑战,田乔带领着一支特殊的"七人小分队"——怀着身孕仍坚持工作的准妈妈、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默默提供后勤保障的幕后英雄,在三位领导的统筹指挥下,将进度条从0推向了75%。那是一段用汗水与信念铸就的时光:清晨八点的调研会已在热烈进行,正午十二点的谈判桌上仍在为分毫必争,下午五点的需求调研刚刚拉开序幕,深夜十点的会议室里还在为医院利益据理力争。团队成员们相互扶持、彼此激励,用专业与执着诠释着采购人的责任与担当。
对于采购管理工作,田乔是这样描述的:采购是一项看似简单,但需要有反复沟通的耐心、敢于担当的责任心、为临床排忧解难的同理心、坚守原则底线的决心,同时没有为自己牟利的私心,才能做好的工作。在这片特殊的战场上,她和她的战友们用专业与热忱,在数字与条款间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他们深知,每一次严谨的调研,每一轮激烈的谈判,都在为医疗质量保驾护航,都在为患者安全添砖加瓦,都在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这,就是采购人最朴实的坚守,最动人的担当。
每当被提及"最美员工"这个称号时,田乔都会有些局促和惶恐:"我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而已,与其他前辈相比,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在她眼中,那些冰冷的采购数据都是有温度的,那些枯燥的参数条款都是带颜色的,因为它们最终都会转化为患者脸上的笑容、医生手中的利器、医院发展的基石。这份对工作的敬畏与热爱,或许就是"最美"二字最真实的注解——不是因为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做好每一件小事。
在医疗改革的浪潮中,正是无数个田乔这样的"守门人",用严谨对抗浮躁,以专业消解风险,让冰冷的采购数据绽放出温暖的生命之光。他们的故事没有手术台上的惊心动魄,却同样在寂静深夜里,书写着守护生命的另一种传奇。
(采购中心)
上一篇: 【支部风采】探寻王府古迹,汲取廉政力量
下一篇: 【闪·光】王影新:做科研的护理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