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刊院报
返回大众版首页 返回专业版首页
文章标题: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院刊院报>> 2019年3月 第2期>> 正文

儿童青少年晕厥如何诊治? 我院专家权威发布国际最新版指南

作者:陶春燕 来源:儿科 发布时间:2019-03-29

  日前,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杜军保教授和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金红芳教授为责任作者的国际最新版儿童青少年晕厥诊治指南在线发表(Science Bull,2018,63:1558-1564)。该指南基于我院儿科杜军保教授及其所带领的相关领域专家同道的大量临床研究成果,经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晕厥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儿童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及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专家反复研讨而制定。该指南规范了儿童晕厥基础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策略。美国儿童晕厥领域的著名专家Stewart JM在杂志当期发表了亮点评论文章,对于该指南给予高度评价。

  晕厥在儿童时期常见,约有1/5至1/4的学龄期至青春期儿童至少经历过一次晕厥。晕厥的经历对患儿身心造成伤害,部分患儿甚至有猝死风险。因此,规范儿童晕厥的诊治,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对患儿、患儿家庭及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内外尚无对儿童晕厥的系统性诊治思路,我国有近80%的患儿不能获得明确诊断,更谈不上系统治疗。

  20多年来,我院儿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儿童晕厥诊治相关研究,率先在我国创建了功能性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关键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儿童晕厥诊断程序(Acta Paediatr,2009),使儿童晕厥等功能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检查费用从2058.9元降至645.6元,平均住院日从14天缩短为5天,取得了显著的卫生经济学效益(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7)。在此基础上,团队首先发现并报道我国儿童存在血管迷走性晕厥(1997年)以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2005年),在国内外首先发现儿童直立性高血压这一疾病,从而使我国儿童晕厥基础疾病的诊断率由不足10%提高至81.1%(宋庆龄儿科医学奖,2007),显著提高了儿童晕厥的诊断水平。

  针对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病的治疗这一世界难题,杜军保教授和金红芳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儿童晕厥与功能性心血管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先后发现多项新型生物标志分子,指导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显著提高了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病的治疗水平(华夏医学科技奖,2014)。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心血管领域著名杂志J Am Coll Cardiol(影响因子19.896)、Am J Cardiol及儿科领域权威杂志J Pediatr等杂志。研究成果被写入《儿科学》、《临床儿科学》、《儿科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规范》、《儿科心脏病学》及《现代小儿心脏内科学》等教材和专著,为全国广大医师提供指导,所提出的诊断标准与参数成为国际研究中病例入选标准。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受中华医学会委托,该团队先后主持撰写并颁布了我国首部“儿童晕厥诊断指南”(2009版)并修订、完善,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引领本领域学术发展,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全国相继开展了相关诊治工作,使以儿童晕厥为中心的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技术在英国、日本以及全国20多个省市及自治区广泛推广。

  我院儿童晕厥团队在儿童晕厥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已获得国际相关领域专家的高度认可,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被心血管领域权威组织发布的指南广泛采纳,被分别写入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临床指南。本次杜军保教授、金红芳教授等组织同行制定的儿童青少年晕厥诊治的国际最新版指南颁布,进一步标志着我国儿童晕厥等功能性心血管病的整体研究与临床水平已跻身于国际领先行列。

  (儿科 陶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