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新突破新征程】全球首例!儿科叶乐平教授团队成功实施婴儿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术

作者:莫佳丽 来源:儿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6-01
字号:+-14

图片6.jpg

  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叶乐平教授团队在世界胸科领域顶级期刊《CHEST》上发表了题为“An Infant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of Rare Cause”的个案报道。报告了一例脯肽酶缺乏症伴间质性肺疾病的婴儿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获得确诊。这是全球首例1岁以下儿童应用TBCB确诊的案例,实现了该项技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重大突破,为TBCB在儿童间质性肺病(chILD)精准诊断中的应用拉开序幕。据悉,叶乐平教授也曾于2013年10月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儿童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

图片7.jpg

图1 论文中对报告案例的描述

  11月龄的男性患儿小明(化名)因“反复咳嗽伴间歇性呼吸困难8月余,加重1月”就诊于北大医院儿科。出生一月余时,小明就多次出现呛奶,导致反复咳嗽伴间歇性气促,曾在当地医院先后4次住院治疗。此次症状加重,当地医院治疗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院。外院胸部CT检查提示弥漫性浸润影及间质改变,支气管镜检查提示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或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小明来到北大医院后,复查胸片和胸部CT提示病变较前加重,肺功能检查提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异常。为及时治疗并明确病因,儿科叶乐平教授团队、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王广发教授团队经过充分讨论、评估后决定行儿科支气管镜检查及TBCB。

  2021年4月28日,在制定缜密的手术方案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叶乐平教授团队、王广发教授团队成功地为小明实施了支气管镜检查和介入手术。手术团队为小明全麻后插入硬质支气管镜,行常规检查及肺泡灌洗后于右下叶后基底段(B10段)行TBCB 4次,取出白色鱼腥味组织送检病理学检查。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出血、气胸等并发症。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手术操作一气呵成。

图片8.jpg

图2 叶乐平教授(中)和王广发教授(右二)实施支气管镜介入手术中

图片9.jpg

图3 叶乐平教授(中)和王广发教授(右二)实施支气管镜介入手术中

  对小明术中提取的组织做了冷冻病理分析后,专家们排除了PAP或IPH的诊断,确定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由于小明有特殊面容、运动发育迟缓且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专家们进一步安排了基因检测,采用家系全外显子检测和Sanger测序验证,鉴定出小明有PEPD基因纯合突变。综合判断后,明确诊断小明患上的为脯肽酶缺乏症(OMIM:170100)。

图片10.jpg

图4 支气管镜下视野及肺组织标本(A-C)和病理及特殊染色(D-F)。

A:活检前的右中间段支气管;

B:TBCB后的右下叶后基底段(B10);

C:TBCB(左侧,红色箭头)和TBLB(右侧,蓝色箭头)所获肺组织活检标本比较,前者显著大于后者;

D:HE染色显示肺泡发育不成熟,扩张的肺泡腔内黏液和表面活性物质潴留,间质慢性炎症伴纤维化(×200);

E:PAS染色显示扩张的肺泡腔内表面活性物质呈红色(×200);

F:AB-PAS染色显示扩张的肺泡腔内表面活性物质呈紫红色,黏液呈蓝色(×200)

  儿童间质性肺病(chILD)是一组庞大的异质性肺部疾病,以弥漫性渗出和气体交换障碍为特征。复杂的分类导致chILD的临床诊断存在一定的挑战性,明确诊断需要依赖于临床-影像-病理多学科诊断模式,其中肺活检是诊断间质性肺病(ILD)的金标准,也是分类分型的依据。肺活检方法包括外科肺活检(SLB)以及非外科性如TBLB、TBCB等。SLB能够获取足够多的标本,但因其创伤大、死亡风险相对较高且受心肺功能限制等因素,儿科很少采用。而TBLB获取的组织标本较小,常因组织挤压导致结构破坏,难以满足病理诊断需要。TBCB是利用冷冻探头在冷冻过程中的黏附性,将探头周围的肺组织撕裂,获得组织学标本的一项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标本质量高、诊断效能高以及费用较低等诸多优点。近年来,TBCB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成人ILD的诊断中,而应用于儿童则鲜有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Srikanta等报道1例10岁男孩行TBCB协诊chILD的文中提到,由于受到硬质支气管镜直径的限制,且手术需要术者熟练运用硬质支气管镜联合可弯曲支气管镜,导致6岁以下儿童可能难以开展TBCB。

  在儿科主任姜玉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儿科呼吸专业叶乐平教授团队凭借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熟练掌握各种诊断性和治疗性支气管镜的介入操作技术,充分了解患儿病情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保证了此次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同时依托于北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广发教授团队、病理科熊焰主任医师团队、医学影像科邱建星副主任医师团队、麻醉科王东信教授团队以及儿童遗传等多学科团队强大的综合实力及紧密合作,使得该患儿最终明确诊断。经过儿童呼吸、儿童重症等团队的精准治疗和护理后,小明病情恢复良好,平安出院。

  TBCB已经成为诊断成人ILD的重要新技术,其在chILD精准诊断中的应用则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北大医院儿科在儿童支气管镜诊断及气道疾病的治疗、儿童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的生物靶向治疗等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北大医院作为首批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全国三大培训学院之一,已连续主持举办了四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北京大学儿科介入呼吸病学新进展》技术培训学习班,并于2020年开始主持举办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儿童支气管镜技术的规范与推广应用》项目。儿科呼吸专业与成人呼吸学科相互合作,共同致力于引领介入呼吸学科方向高质量发展。本次顺利实施儿童TBCB手术,为儿童介入呼吸病学的蓬勃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推进儿童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儿科 莫佳丽)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