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常常面临剧烈的疼痛,尤其是当肿瘤转移至骨骼或其他部位时,疼痛可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放射治疗(Radiotherapy)是缓解癌性疼痛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的特点。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针对症状性骨转移患者强烈建议使用放疗来控制疼痛,以及骨/脊柱转移的其他症状,包括那些导致脊髓或马尾神经压迫的症状。
放射治疗如何缓解癌性疼痛?
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从而减轻肿瘤对神经、骨骼或软组织的压迫,达到镇痛效果。对于骨转移疼痛,放疗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降低病理性骨折的风险。一项涉及5,000例骨转移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约60%-80%的患者在接受放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其中约1/3的患者可达到完全无痛。
放射治疗的优势
起效快:部分患者在放疗后24-48小时内即可感到疼痛减轻,1-2周内达到最佳效果。
副作用小:现代精准放疗技术(如调强放疗IMRT、SBRT)可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减少不良反应。
疗效持久:约70%的患者疼痛缓解可持续3个月以上,部分患者甚至长期无痛。
哪些癌性疼痛适合放射治疗
1. 骨转移疼痛(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骨转移)
2. 神经压迫性疼痛(如脊柱转移导致的神经根痛)
3. 软组织肿瘤侵犯引起的疼痛(如盆腔肿瘤压迫)
放射治疗是癌性疼痛管理的重要手段,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安全、有效、便捷。如果您或家人正遭受癌症疼痛困扰,不妨咨询放疗科医生,了解是否适合接受放射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Chow E, et al. Lancet Oncology (2012) – 单次 vs. 多次放疗的镇痛效果
2. Lutz ST, et al. Practical Radiation Oncology (2011) – ASTRO骨转移放疗指南
3. Sahgal A, et al.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 (2011) – SBRT治疗脊柱转移瘤
4. Sprave T, et al. Radiotherapy & Oncology (2018) – SBRT vs. 传统放疗
5. Huisman M,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2012) – 重复放疗的疗效
下一篇: 【国际护胃日】一起打响保“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