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尹默,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籍贯河北冀县,1988年8月参加工作,200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于德国乌尔姆大学外科医院访问交流。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普通外科副主任。
杨尹默教授长期从事普通外科的临床和科研教学工作,特别是在胰腺良恶性疾患的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方面,历经20余年的努力,带领团队跻身国内先进、国际知名水平,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及患者的好评。曾担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外科副主任,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0余名,先后主持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44篇,其中SCI收录44篇,累计影响因子207.921分,并发表多篇国内胰腺癌诊疗指南、共识,促进了国内胰腺癌综合诊疗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高了胰腺癌外科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杨尹默教授曾担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在全面负责医院教学工作期间,提出并推进以器官系统为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教改成果被推广并沿用至今。
一、主要研究方向
胰腺良恶性疾患的临床诊治及基础研究;医院管理。
二、社会兼职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八届委员会委员、肿瘤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外科学分会胰腺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会第20届理事会理事、肿瘤学分会常委、外科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普通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疗器械评审第三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肝癌诊疗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外科学院会员(FACS)。
学术杂志审稿人:《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副总编辑,《国际外科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中华胰腺病杂志》编委,《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编委,《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世界胃肠病学杂志》编委,《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BMJ)》编委,《Langenbeck Archives of Surgery》编委。
三、获奖情况
杨尹默教授2004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教学创新个人”。2010年获北京市高校“育人标兵”称号。2010年入选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2017年发表于《中华外科杂志》的研究论文“胰腺全系膜切除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获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奖。2019年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胰腺癌侵袭、转移机制研究及规范化诊疗体系的构建与应用)。2022年杨尹默教授团队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二等奖。
教授、外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肝癌研究中心副主任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八届委员会委员、肿瘤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外科学分会胰腺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会第20届理事会理事、肿瘤学分会常委、外科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普通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疗器械评审第三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肝癌诊疗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外科学院会员(FACS)。
学术杂志审稿人:《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副总编辑,《国际外科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中华胰腺病杂志》编委,《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编委,《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世界胃肠病学杂志》编委,《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BMJ)》编委,《Langenbeck Archives of Surgery》编委。
杨尹默教授2004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首都教育先锋教学创新个人”。2010年获北京市高校“育人标兵”称号。2010年入选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2017年发表于《中华外科杂志》的研究论文“胰腺全系膜切除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获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奖。2019年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胰腺癌侵袭、转移机制研究及规范化诊疗体系的构建与应用)。2022年杨尹默教授团队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二等奖。